自治区人大 | 自治区政府 | 自治区政协

左贡县旺达镇列达村村民的感恩之情:跨越半个世纪的传承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 时间: 2020-01-23

  “这面五星红旗于1962年由德格旺珠、嘉勇嘎松、赤列登巴等九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耗时两个月一针一线手工绣成的,十分珍贵。这面五星红旗,不仅代表了列达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之心,也呈现了我们村积极向上、发愤图强的历史印记。”当记者走进左贡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列达村陈列馆时,听到的是村里的宣讲员,也是村委会主任尼玛洛松的解说词;看到的则是一面装裱在墙上的五星红旗。

  金色的框,红色的面,除了上缀五颗星星外,还额外绣了3枚毛主席袖章。其实仔细看,还能看出,五颗星星五个角大小都不一。

  “当时民主改革刚不久,条件还很艰苦,老人们当时制作五星红旗没有红布、黄布,剪刀针线也只有一份,今天你用,明天我用。就这样,拼拼凑凑耗时两个月才把这面五星红旗制作出来。”尼玛洛松说,虽然当时条件差,但列达村人一心向上。作为西藏和平解放后发展最快的先进村,列达村在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表现突出,还被当时的列达乡人民公社授予“五星红旗生产队”荣誉称号。

  “其实,建这座陈列馆,就是想让村里的年轻人知道,我们列达村是如何从筚路蓝缕一步步走过来的,我们的精气神是啥样的!”列达村党支部书记罗松旺堆谈及建陈列馆的初衷时说,现在大家生活越来越好,好多村民屋子一翻新,老物件都扔了。孩子们又都生活在新时代,条件好了,不知道列达村人的奋斗史,更不知道恩从何来。

  2008年,列达村筹备建立陈列馆,村民自发捐赠家中以前的生产生活用品,如溜索、马鞍、腰包,以及生产工具等,还有各个时期的土地使用证书。

  “到2012年,陈列馆就完全形成了,有200多种、500多件展品;到2015年,陈列馆还被改建成左贡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罗松旺堆说。

  “当然,里面展品最珍贵的,还是那面手工绣成的五星红旗。”罗松旺堆说,“这代表着我们列达村村民深知,今天发生巨变的最重要原因是来自于党,要感党恩。”

  罗松旺堆指着土地使用证书说:“是党来了,我们列达村人才有了自己的土地;以前路不通、电更是没有,是党修了路,架了电网;就连我们现在引以为豪的蔬菜大棚,也是2014年5月,国家投资91万元建的,是党和国家带给我们幸福的生活。”

  说着,罗松旺堆给记者介绍起了列达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村有30多座温室大棚,每座大棚有4户人家管理,每户一月收入700元左右;村里共117户,其中112户开家庭旅馆,每户每年收入有4500元;村里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施工队,2017年每户就分红1万元;村里的洗车场和旅游接待服务中心,每人收入1.2万元……罗松旺堆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大家的生活都变好了,怎么来的?得让年青人知道啊!陈列馆建立的意义就在于此。”

  今年国庆时,土登加永等几个小伙子又花了一天的时间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

  “以前,村里老人们手工制作过一面五星红旗,这件事我们都知道。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重新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一方面是纪念祖国的生日,另一方面也是想把这种感党恩的精神传承下来。”土登加永说,“通过制作五星红旗也能反映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50多年前,制作一面五星红旗要两个月,现在只用了一天,这不就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证明吗?”

  现在这面新的五星红旗,也放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与以前老人们制作的五星红旗交相辉映。

  “两面五星红旗放在一起,一来是表达对老前辈们的敬重和继承前辈们红色基因的坚定决心,二来也是表达列达村村民坚定不移的爱国之心。”罗松旺堆说,列达村手工制作五星红旗的传统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教育后代子孙永远不要忘记前人走过的路,永远记得党的恩情。

  当记者问及土登加永,以后会怎么继续手工制作五星红旗时,土登加永轻笑着回答说:“没准以后可以先在电脑里绘好,直接3D打印出来?下一个50年,不,没准5年就能实现。现在的中国发展这么快,一切皆有可能,不是吗?”

  记者从陈列馆走出时,已是傍晚,寒风凛冽,但心里感觉很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