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人大 | 自治区政府 | 自治区政协

成渝经济区挑西部大旗

来源: 作者: 时间: 2011-11-28

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以来,整个西部12省市连续12年积极发展,四川和重庆作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在科技、教育、交通方面都处在西部领先地位。要实现全国东中西互动、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无论是四川还是重庆,仅凭一己之力都难以担当重任。但是,把这两者作为一个区域来考量,成渝经济区就能担负起「打造中国新的重要增长极」的重任,成渝经济区呼之欲出。

经济增长第四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是当今中国无可争议的三大增长极。但这三大增长极,无一例外地落户东南沿海。2011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会议指出,力争到2015年,使成渝经济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至此,一直争论的中国经济格局中的「第四增长极」一夜间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成渝经济区之间行成了竞争。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部大开发研究中心秘书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刘世庆教授说,成渝经济区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无可厚非在中国经济格局中不可小觑。但是否真正意义上的「第四增长极」还有待商榷。刘世庆教授说,目前,和成渝经济区竞争力最强的应属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本来基础较好,是老工业基地,又是农业大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又是以产业振兴为主要内容,这与以生态建设、资源开发(并外输)的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有着很不同的带动效应。但作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条件最好的区域,成渝经济区将是西部最具全国性增长极条件的经济区,它的建立将极大地促进成渝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成渝地区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规划出了一幅美好前景。

同城化步伐加快

按照规划,未来的成渝经济区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和经济高地,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对于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方向,刘世庆教授称,从珠三角城市的同城化经验可以看出,区域经济之间都是由紧密的交通网联系起来的,成渝经济区虽然现在交通便捷了很多,但是交通仍然是一块短板,随着断头路打通,高速公路网完善以及城际快车的投入使用,成渝同城化步伐加快,成渝经济区内部经济联系日益加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成渝经济区内将拥有西部最发达的交通网络。成渝经济区在空间布局上,将依托中心城市和长江黄金水道、主要陆路交通干线,形成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空间布局。

西部发展动力引擎

在具体发展上,成渝经济区将发挥工业主导作用,建设五大基地。此外,在服务业发展方面,成渝经济区将大力推进面向生产的服务业、面向民生的服务业、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立以重庆和成都为枢纽,内畅外联、通江达海的多层次综合运输体系,有机结合水、路、空交通线路形成现代立体快速交通网络。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按照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城乡发展规律的认识,在总结统筹城乡经验的基础上,统筹做好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大城市带大农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整体推进格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统一市场建设方面,必须打破各种行政壁垒,建立统一市场。力争用1520年左右的时间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西部综合经济实力、国际竞争能力最强,带动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动力引擎、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弯道超车力建经济第四极

尽管有众多专家对成渝经济区寄予了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期望,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成渝地区总体发展滞后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想崛起「中国经济第四极」,成渝经济区只能实施弯道超车战略。有专家分析,成渝经济区规划值此「十二五」开局之际获批,表明成渝区域的人口、城镇、产业聚集,自然禀赋优良,交通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已被国家高度认可,不仅将在未来五年加大力度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更有一大批东部能够在内陆地区发挥比较优势的产业将集中向中西部、特别是向成渝地区转移。因此,成渝地区必须抓住这个机遇,承接好国际、国内的产业转移,将区域内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并在新兴产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五至十年实现「弯道超车」,从而引领西部崛起。刘世庆教授说,成渝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区比较,其产业体系特征和优势尚不明显和突出,产业链条短,产业群体规模小,具有全国和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少。

弥补电力「短板」

因此,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将成为川渝紧抓发展机遇的法宝。刘世庆教授举例说,比如,重庆的制造业发达,但电力却是一只「短板」。而作为能源大省的四川却拥有很好的水电基础,属于水能「富集区」,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其次,四川有丰富的钒钛资源,以及机车车辆制造能力和铁路建设队伍,而重庆则有钢轨制造能力,二者在此方面也将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在产业布局上,重庆可以为四川的重大装备、能源、深加工和钒钛方面优势产业做配套服务,四川靠近重庆的城市也可以为重庆的优势产业如汽摩产业等做一些配套产业链。加强成渝两地合作互利,这样才能达到共赢。

筑巢引凤招商引资须创新

随着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迅速掀起新一轮大规模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热潮,为建设成渝经济区提供了更大层面更广领域聚集发展要素、大力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刘世庆教授称,要打好成渝经济区这张牌,借势招商引资求突破。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成渝经济区要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大引强,吸引更多国内外资本参与成渝经济区建设。要把招商引资与重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大企业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链。刘世庆还表示,希望通过成渝经济区两地之间的产业优势互补,从而带动两地经济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或者是国际的知名企业来成渝经济区投资、发展,共同促进成渝经济区域发展。

打造「城市矿产」基地

在招商引资的案例中,作为地处「双核五带」空间格局的成内渝发展带上的内江,其招商引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内江市市委书记唐利民告诉记者,近年来,内江通过把招商引资作为快速崛起的「生命线」和「主旋律」,围绕产业发展,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成功引进了中再生公司、香港合盈投资公司、深圳美高迪公司、台湾巨腾国际、厦门迈士通集团等一批企业巨头。实现了内江的跨越发展,「内江」正在悄然变「外江」。自2008年以来,内江累计引进域外资金突破千亿元大关,逐步形成了以白马循环流化床电站为重点的中国循环流化床电站节能环保示范基地,以钒钛资源精深加工为重点的中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锻压、冲压、铸造、电镀」中心建设为重点的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发展再制造业为重点的中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以巨腾国际、迈士通等电子信息旗舰企业为重点的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以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的成渝经济区健康食品基地。唐利民说,中国有句俗话,30年河东,30年河西。东部沿海地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随着国家对西部,尤其是对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日益重视,位于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成渝经济区最中心的内江,正迎来加速发展、快速崛起的黄金机遇期。

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主要包括:重庆(市区)、成都、乐山、绵阳、宜宾、内江等四川省15个市和重庆市31个区县,总面积约20.61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9840.7万;辖区内的自然资源丰富,水资源、矿产资源、天然气、森林覆盖面积均居全国前列。

坚定产业转移区域齐步走

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认为,中国要保持繁荣稳定,不能有太大的贫富差距和区域差距,而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才有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巨大力量。事实上,依托于成渝经济区的自然资源、人才优势、交通改善,成渝经济区已凸显出承接国内外高端产业转移的潜力,吸引大型国际电子产业和制造业项目纷纷落户成都高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汤继强说,目前在成渝经济区范围内,已经聚集了如电子信息产业、重大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精细化工、石化等、新能源等新兴高端产业。其中,成都高新区在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以及集成电路、光电显示、软件及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精密机械、通信六大产业集群。其中在集成电路、软件及服务外包、光电显示、通讯等领域已经具有一定的全国影响力。

力造「产业成都」

汤继强博士兴奋的告诉记者,随着1026日备受瞩目的《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经四川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的通过,四川省政府强调,规划建设天府新区是四川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实现培育新的增长极、带动全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形成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力争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建设天府新区正是要增强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之一的引擎作用,与重庆两江新区一起,成为西部发展的重要门户,带动周边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快速发展。」未来五年,成渝经济区一定能够如期实现「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