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古天文观测台: 一抹阳光报春来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时间: 2024-03-16

13日清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唐加乡的田野上,56岁的村民索朗次旦正忙着引水灌田。他指着山腰上的一幢白色小楼说:“我们传统天文历算观测台给出了春灌时间。”

就在4天前,达布天文观测台附近围着身着盛装的村民。9时50分,阳光穿过测孔楼顶的日光出口,直射在29米外的测光石上。这一刻,太阳、日光出口与测光石连成一条直线,标志着拉萨河以东区域的春灌时间到来。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天文历算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加永泽仁告诉记者,达布天文观测台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西藏目前唯一一座尚在使用的天文历算观测台。它的藏语名称为“达布趣真弥底”,“趣真弥底”对应“水引天照”,意思是太阳从山顶升起,穿过测孔楼上的孔洞,照射到测光石上,便是人们可以开始灌溉田地的时候。

加永泽仁介绍,当地村民不仅通过达布天文观测台确定灌溉时间,同时还能判断何时去山顶放牧。

天文历算专家、西藏藏医药大学教授罗布顿珠介绍,根据古籍记载,修建天文观测台时专门选择坚硬的岩石作为观测台的地基,稳固的地基或许是它屹立数百年的原因。2009年8月,观测台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并加固了测光石周围十二宫等的图案。

“用天文测定指导农事,是人类智慧的创造。阳光透过日光出口照射到测光石确定的春灌时间,与《2024年西藏天文气象历书》所记录的春耕灌溉时间基本吻合。”罗布顿珠说,“世界各地也有类似的天文计时装置,如英国的巨石阵、智利的太阳门。”

罗布顿珠指着测光石旁的星宿图案解释,藏族天文历算中的部分星宿与二十八星宿有相似之处。此外,北斗七星也以七兄弟的形象出现在西藏史诗中,传说星位每移动一次,就意味着天神的一座房屋被建好。因此在西藏,人们会在房屋建成后向“七兄弟”祈福。

传统仪轨中,天文历算学者先在方寸沙盘上演算,再根据达布天文观测台的日照情况,验证推算结果的准确性。“如今,我们不仅依靠传统的沙盘和观测台,还运用科技手段让藏历更加准确,漫天星轨也得以清晰描绘。”罗布顿珠说。

古今科技的融合,使普通百姓能够更为方便地安排生产生活。

索朗次旦每年都来此观看。他说,虽然家乡变化很大,但他们的传统习俗一直没有改变。现在,每家每户的村民还在使用传统藏历,许多年轻人则通过藏历手机软件、微信小程序了解和传承这一文化。

“看到测光石亮起来,我知道春天来啦。”唐加乡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贡桑说,这是他第二次来到达布天文观测台,专家们的耐心介绍让他对西藏传统天文历算更加感兴趣。

据介绍,藏族天文历算是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到今天,西藏大部分农区仍依照天文历算推算出的藏历时间开启春耕。2008年,藏族天文历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新闻中心 信息公开 党的建设 部门动态 地市动态 民族团结 援藏专栏 视频中心 资料库 西藏党史 党报党刊
首页>新闻中心>区内要闻
拉萨古天文观测台: 一抹阳光报春来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6日

13日清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唐加乡的田野上,56岁的村民索朗次旦正忙着引水灌田。他指着山腰上的一幢白色小楼说:“我们传统天文历算观测台给出了春灌时间。”

就在4天前,达布天文观测台附近围着身着盛装的村民。9时50分,阳光穿过测孔楼顶的日光出口,直射在29米外的测光石上。这一刻,太阳、日光出口与测光石连成一条直线,标志着拉萨河以东区域的春灌时间到来。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天文历算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加永泽仁告诉记者,达布天文观测台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西藏目前唯一一座尚在使用的天文历算观测台。它的藏语名称为“达布趣真弥底”,“趣真弥底”对应“水引天照”,意思是太阳从山顶升起,穿过测孔楼上的孔洞,照射到测光石上,便是人们可以开始灌溉田地的时候。

加永泽仁介绍,当地村民不仅通过达布天文观测台确定灌溉时间,同时还能判断何时去山顶放牧。

天文历算专家、西藏藏医药大学教授罗布顿珠介绍,根据古籍记载,修建天文观测台时专门选择坚硬的岩石作为观测台的地基,稳固的地基或许是它屹立数百年的原因。2009年8月,观测台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并加固了测光石周围十二宫等的图案。

“用天文测定指导农事,是人类智慧的创造。阳光透过日光出口照射到测光石确定的春灌时间,与《2024年西藏天文气象历书》所记录的春耕灌溉时间基本吻合。”罗布顿珠说,“世界各地也有类似的天文计时装置,如英国的巨石阵、智利的太阳门。”

罗布顿珠指着测光石旁的星宿图案解释,藏族天文历算中的部分星宿与二十八星宿有相似之处。此外,北斗七星也以七兄弟的形象出现在西藏史诗中,传说星位每移动一次,就意味着天神的一座房屋被建好。因此在西藏,人们会在房屋建成后向“七兄弟”祈福。

传统仪轨中,天文历算学者先在方寸沙盘上演算,再根据达布天文观测台的日照情况,验证推算结果的准确性。“如今,我们不仅依靠传统的沙盘和观测台,还运用科技手段让藏历更加准确,漫天星轨也得以清晰描绘。”罗布顿珠说。

古今科技的融合,使普通百姓能够更为方便地安排生产生活。

索朗次旦每年都来此观看。他说,虽然家乡变化很大,但他们的传统习俗一直没有改变。现在,每家每户的村民还在使用传统藏历,许多年轻人则通过藏历手机软件、微信小程序了解和传承这一文化。

“看到测光石亮起来,我知道春天来啦。”唐加乡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贡桑说,这是他第二次来到达布天文观测台,专家们的耐心介绍让他对西藏传统天文历算更加感兴趣。

据介绍,藏族天文历算是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到今天,西藏大部分农区仍依照天文历算推算出的藏历时间开启春耕。2008年,藏族天文历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