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医生火速连线 藏族奶奶重获“心”生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 时间: 2019-12-18

  次旦奶奶是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常客”。她患有顽固重症心力衰竭,白天稍微活动就喘不上气,双腿也因为严重浮肿无法下地,晚上只能半坐卧位休息。本该是子孙绕膝、颐养天年的时候,次旦奶奶一家却只能不停往返于家和医院之间,反反复复门诊、急诊、住院治疗。今年入冬后,次旦奶奶病情危重,心脏已经到了极限的边缘。在援藏专家的帮助下,次旦奶奶来到北京接受手术治疗。

  老奶奶今年第五次因病入院

  入冬后的拉萨,天气日渐寒冷干燥。次旦奶奶的症状又加重了,这已经是她今年第五次住院。

  入院后,次旦奶奶虽然已经得到最佳药物治疗,但是症状仍然不能缓解。经检查,次旦奶奶的左心脏已经明显扩大,心脏功能不及正常人的1/3,而且长年累月服用大量药物,效果甚微并且出现了更严重的肾脏功能障碍,病情雪上加霜,危险一触即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心血管内科专家伍满燕得知次旦奶奶的病情后,立刻赶到病床旁,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查体,了解各项检查结果。

  “药物已经极量,不能再加了!”伍满燕判断次旦奶奶的心脏已经到了极限的边缘,常规的药物治疗已经无法奏效。

  这时,摆在眼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而且迫在眉睫:一个是风险极大的心脏移植,一个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三腔起搏器植入)。

  经过再三考虑,伍满燕立刻与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达娃次仁主任汇报讨论,当机立断,一致建议患者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争分夺秒的千里转诊

  虽然西藏的医疗水平较之前有所提高,但仍不具备开展这项手术的条件。两位医生火速连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李学斌主任医师进行远程会诊。

  在做了充分的风险评估论证和预防应急措施后,次旦奶奶在医护人员和家人的陪同下,争分夺秒千里转诊,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并通过绿色通道住进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病房。

  据介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高度重视,李学斌及多名骨干医师和护士组成了“心衰救治小组”。

  “接诊的当天,次旦奶奶已经喘憋十分严重,连说话都没了力气,双下肢指凹性水肿。”李学斌提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鉴于次旦奶奶病情危重,无法耐受任何手术治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先对其进行了调整药物治疗,等待手术时机。

  一定让老人比现在更好

  经过十几天严格的药物及康复治疗,次旦奶奶的症状终于有所缓解。“我现在好多了,没那么喘了。”医生查房时,次旦奶奶开心地说。

  “在药物调整治疗基础之上,加上治疗心衰的三腔起搏治疗,次旦奶奶一定会比现在更好!”李学斌主任医师坚定地说。

  据悉,三腔起搏治疗是目前起搏器植入中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手术,国内能开展这一技术的中心寥寥无几。但是作为心律失常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李学斌已经做过上万例的心脏介入手术。

  李学斌介绍:“导致心脏功能下降的原因多种多样。心脏其实有四个房间,楼上叫心房,楼下叫心室。所谓的心衰就是楼下心室工作不灵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心脏左边的房子和右边的房子跳得不一致,三腔起搏器治疗心衰的重要原理就是让心脏的两个房子跳得更协调,更一致,有2/3的患者接受手术后疗效很好,这也是目前国际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法。”

  手术当天,次旦奶奶虽然状态有所好转,但心脏功能低下仍然是手术最大的风险。因此,争分夺秒是手术的关键——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就能减少手术风险。

  手术开始时,次旦奶奶状态还不错,但渐渐地开始憋气躁动,心脏功能在手术的应激下再次失常。

  “强心药物、吗啡镇痛!”李学斌临危不乱,镇定指挥,同时加紧了操作的速度。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起搏器终于放置到位,起搏器工作良好,手术成功。次旦奶奶的心脏终于有力地跳动了起来,症状也逐渐缓解。再看李学斌和其他医护人员,汗水已经湿透了他们的后背……

  在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下,术后仅3天,次旦奶奶已经可以平躺彻夜安睡,常年肿胀的小腿也恢复了正常。次旦奶奶家人感动地说:“得了这个病,我们以为没有办法了。但在援藏专家的帮助下,能这么快得到最好的治疗,真是太感谢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新闻中心 信息公开 党的建设 部门动态 地市动态 民族团结 援藏专栏 视频中心 资料库 西藏党史 党报党刊
首页>援藏专栏>援藏生活
援藏医生火速连线 藏族奶奶重获“心”生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8日

  次旦奶奶是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常客”。她患有顽固重症心力衰竭,白天稍微活动就喘不上气,双腿也因为严重浮肿无法下地,晚上只能半坐卧位休息。本该是子孙绕膝、颐养天年的时候,次旦奶奶一家却只能不停往返于家和医院之间,反反复复门诊、急诊、住院治疗。今年入冬后,次旦奶奶病情危重,心脏已经到了极限的边缘。在援藏专家的帮助下,次旦奶奶来到北京接受手术治疗。

  老奶奶今年第五次因病入院

  入冬后的拉萨,天气日渐寒冷干燥。次旦奶奶的症状又加重了,这已经是她今年第五次住院。

  入院后,次旦奶奶虽然已经得到最佳药物治疗,但是症状仍然不能缓解。经检查,次旦奶奶的左心脏已经明显扩大,心脏功能不及正常人的1/3,而且长年累月服用大量药物,效果甚微并且出现了更严重的肾脏功能障碍,病情雪上加霜,危险一触即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心血管内科专家伍满燕得知次旦奶奶的病情后,立刻赶到病床旁,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查体,了解各项检查结果。

  “药物已经极量,不能再加了!”伍满燕判断次旦奶奶的心脏已经到了极限的边缘,常规的药物治疗已经无法奏效。

  这时,摆在眼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而且迫在眉睫:一个是风险极大的心脏移植,一个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三腔起搏器植入)。

  经过再三考虑,伍满燕立刻与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达娃次仁主任汇报讨论,当机立断,一致建议患者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争分夺秒的千里转诊

  虽然西藏的医疗水平较之前有所提高,但仍不具备开展这项手术的条件。两位医生火速连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李学斌主任医师进行远程会诊。

  在做了充分的风险评估论证和预防应急措施后,次旦奶奶在医护人员和家人的陪同下,争分夺秒千里转诊,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并通过绿色通道住进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病房。

  据介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高度重视,李学斌及多名骨干医师和护士组成了“心衰救治小组”。

  “接诊的当天,次旦奶奶已经喘憋十分严重,连说话都没了力气,双下肢指凹性水肿。”李学斌提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鉴于次旦奶奶病情危重,无法耐受任何手术治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先对其进行了调整药物治疗,等待手术时机。

  一定让老人比现在更好

  经过十几天严格的药物及康复治疗,次旦奶奶的症状终于有所缓解。“我现在好多了,没那么喘了。”医生查房时,次旦奶奶开心地说。

  “在药物调整治疗基础之上,加上治疗心衰的三腔起搏治疗,次旦奶奶一定会比现在更好!”李学斌主任医师坚定地说。

  据悉,三腔起搏治疗是目前起搏器植入中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手术,国内能开展这一技术的中心寥寥无几。但是作为心律失常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李学斌已经做过上万例的心脏介入手术。

  李学斌介绍:“导致心脏功能下降的原因多种多样。心脏其实有四个房间,楼上叫心房,楼下叫心室。所谓的心衰就是楼下心室工作不灵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心脏左边的房子和右边的房子跳得不一致,三腔起搏器治疗心衰的重要原理就是让心脏的两个房子跳得更协调,更一致,有2/3的患者接受手术后疗效很好,这也是目前国际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法。”

  手术当天,次旦奶奶虽然状态有所好转,但心脏功能低下仍然是手术最大的风险。因此,争分夺秒是手术的关键——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就能减少手术风险。

  手术开始时,次旦奶奶状态还不错,但渐渐地开始憋气躁动,心脏功能在手术的应激下再次失常。

  “强心药物、吗啡镇痛!”李学斌临危不乱,镇定指挥,同时加紧了操作的速度。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起搏器终于放置到位,起搏器工作良好,手术成功。次旦奶奶的心脏终于有力地跳动了起来,症状也逐渐缓解。再看李学斌和其他医护人员,汗水已经湿透了他们的后背……

  在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下,术后仅3天,次旦奶奶已经可以平躺彻夜安睡,常年肿胀的小腿也恢复了正常。次旦奶奶家人感动地说:“得了这个病,我们以为没有办法了。但在援藏专家的帮助下,能这么快得到最好的治疗,真是太感谢了!”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