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隅县念好“四字诀” 助推非遗重焕生机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谢筱纯 张猛 时间: 2023-01-10

近年来,察隅县深入践行非遗保护成果惠及大众、融入生活的理念,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全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传播工作,持续激扬文化自信,展示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积蓄起了文化强县深厚底蕴。

以“全”为先,摸清家底。按照“全面普查、积极申报、合理规划、传承发展”的原则,察隅县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和普查方案,从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着手,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系统的摸底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全县非遗种类、数量、分布地域及保护现状,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建立非遗文化档案,完善健全涉及手工技艺、民族服饰、传统美食等非遗名录30余项,察隅木碗制作技艺、古玉乡果谐、人银饰、人服饰4项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察瓦龙乡赛马节、人手抓饭、察瓦龙乡红土陶烧制技艺3项为市级非遗项目,县级非遗项目有19项。

以“传”为要,挖掘人才。察隅县充分发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历史脉络的关键作用,成功申报察隅木碗制作技艺、古玉乡果谐等项目的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4名,鼓励支持代表性传承人、民间工艺能手利用文化阵地、传习所等开展常态化传承人培训。近年来,察隅县还投入资金制作非遗资源数字化档案视频、图片,在县、乡两级创办弦子、果谐、山歌兴趣班,建立察隅木碗非遗创意工坊和人服饰、银饰传习所,进一步夯实了全县非遗工作人才库及能力提升建设。

以“拓”为主,建造阵地。察隅县着力打造“民族非遗展览馆”,收集传统马具、人特色服饰、手工编制等非遗民俗展览品80余件,通过展览展示、收藏培训、体验传习等形式,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参观非遗展馆活动,弘扬和展示了非遗风采。为使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融入日常,察隅县还实施“非遗进村(居)”活动。2022年,察隅县在古玉乡各村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活动7场次,增强了广大群众及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力度。

以“宣”为导,展示魅力。察隅县积极发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整合数字文化资源、“两微一抖”等平台,制作“人银饰制作技艺”“人服饰制作技艺”等非遗专题视频,以短视频形式在抖音公众平台播放果谐、刀、辣椒制作等县级非遗名录。截至目前 ,抖音及公众平台播放作品12期,浏览量达1.2万人次,察隅县非遗项目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非遗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