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若区达若村党支部带领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头雁”领飞奔小康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周婷婷 时间: 2021-06-23

走进依山傍水的昌都市卡若区如意乡达若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藏式小院,整洁的村道、串户路纵横交错。村容村貌的变化,群众生活的改善,得益于达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依靠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生活。

引领群众挪穷窝奋斗新生活

达若村地处317国道沿线,村内绿树成荫,民房宽敞明亮,2015年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村。可谁能想到,位置偏僻、不通水电、资源匮乏、致富门路狭窄,竟是10年前达若村的真实写照。

搬出穷山沟成为达若村党支部心心念念的大事、急事,也是难事。2006年,党和国家在雪域高原启动安居工程,为“不挪穷窝活不了”的达若村带来了希望。

“穷窝不挪不行”,这是时任达若村党支部书记次仁扎西常说的话,“群众不搬我先搬。”次仁扎西一边搬迁,一边还要回到村里去劝说其他村“两委”干部和部分比较积极的群众搬迁。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在他的劝导下,终于有15户家庭于2006年底走出了大山,搬迁到了如今的达若新村。

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村“两委”干部开始组织村民参观新村,和他们讲搬迁后的新变化。搬迁点明亮的电灯、方便卫生的自来水、整齐的街道住房、宽敞的水泥路让群众看到了希望,动了心。在村“两委”干部的努力下,364户群众陆续搬出“穷窝”,迎来了幸福的曙光。

“以前住的都是石头堆砌的小平房,要骑马才能走出山沟。现在吃得饱、穿得暖、路平了、房子也宽敞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都是党和国家给我们的,我们记在心里,更要靠奋斗把日子过得更红火。”村里的次仁曲珍老人时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

为群众增收致富出谋划策

人搬出来了,如何写好“稳得住”这“后半篇文章”,是摆在达若村党支部面前的又一道难题。人均年收入不足1300元,没有村集体经济要如何逆袭?

达若村党支部提出“支部凝聚互助共建、党建引领扶贫脱困”的工作思路,积极抢抓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按照“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009年,达若村在争取到国家投资80万元的基础上,又组织村民自筹40万元,购置了大型装载机、碎石机、搅拌机、翻斗车,组建了达若村农牧民施工队,成立了达若村采砂厂和石材厂,当年便盈利20万余元,带动70户群众户均增收2800余元。

看到增收致富希望的群众,有了入股的想法。达若村党支部趁热打铁,整合各类资源,鼓励村民入股,糌粑加工厂、乡(镇)小型农田项目、近千亩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项目等集体经济实体先后投资建成,集体经济固定资产达到1100万余元,村民们获得了丰厚报酬。

一家富不算富,家家富才算富。达若村村民抱着“我们村是在政府的帮助下富起来的,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也要帮助我们的邻村一起富起来”的想法,于2017年开启了对约日村和普然村的帮扶之路。目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0余万元,协助约日村、普然村开办农家乐43家,带动220户群众户均增收近1万元。

引导群众树新风“富脑袋”

“钱袋”鼓起来了,“脑袋”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行。为引导部分群众过好当下幸福生活,村“两委”干部从自身做起,带头修建围栏圈养牛羊,将家人的生活与牲畜分离开来;安装浴室热水器,督促家人养成勤洗手爱洗澡的好习惯。

有了村“两委”干部的良好示范,村民也开始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惯。借此东风,达若村党支部迅速动员村民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去陋习、树新风,实施“厕所革命”,实现人畜分离,村容村貌从此焕然一新。

2015年,达若村党支部提出新的发展目标,主动关停砂石厂,参与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着手修复生态环境。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在周边山坡种植经济林、景观林200亩,鼓励引导群众紧抓317国道带来的客流和商机,发展庭院经济,通过开办售货商店、藏家乐,吃上“生态旅游饭”,小村庄换上了绿色新装,扎曲河畔又添生态新景。

如今,“有事找党支部、找党员干部”已成为村民的共识,树立文明新风、过好当下幸福生活成了共识,读书看报、主动学习新技术成为了村民人人追求的新时尚,老百姓更愿意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共同构建美丽家园。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今天的达若村党支部坚强有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持续和谐稳定,人民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发布厅 新闻中心 五位一体 党的建设 地市动态 群团工作 援藏专栏 反分裂 民族宗教工作 西藏党史 视频中心 资料库 党报党刊
首页>地市动态>昌都
卡若区达若村党支部带领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头雁”领飞奔小康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周婷婷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3日

走进依山傍水的昌都市卡若区如意乡达若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藏式小院,整洁的村道、串户路纵横交错。村容村貌的变化,群众生活的改善,得益于达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依靠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生活。

引领群众挪穷窝奋斗新生活

达若村地处317国道沿线,村内绿树成荫,民房宽敞明亮,2015年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村。可谁能想到,位置偏僻、不通水电、资源匮乏、致富门路狭窄,竟是10年前达若村的真实写照。

搬出穷山沟成为达若村党支部心心念念的大事、急事,也是难事。2006年,党和国家在雪域高原启动安居工程,为“不挪穷窝活不了”的达若村带来了希望。

“穷窝不挪不行”,这是时任达若村党支部书记次仁扎西常说的话,“群众不搬我先搬。”次仁扎西一边搬迁,一边还要回到村里去劝说其他村“两委”干部和部分比较积极的群众搬迁。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在他的劝导下,终于有15户家庭于2006年底走出了大山,搬迁到了如今的达若新村。

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村“两委”干部开始组织村民参观新村,和他们讲搬迁后的新变化。搬迁点明亮的电灯、方便卫生的自来水、整齐的街道住房、宽敞的水泥路让群众看到了希望,动了心。在村“两委”干部的努力下,364户群众陆续搬出“穷窝”,迎来了幸福的曙光。

“以前住的都是石头堆砌的小平房,要骑马才能走出山沟。现在吃得饱、穿得暖、路平了、房子也宽敞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都是党和国家给我们的,我们记在心里,更要靠奋斗把日子过得更红火。”村里的次仁曲珍老人时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

为群众增收致富出谋划策

人搬出来了,如何写好“稳得住”这“后半篇文章”,是摆在达若村党支部面前的又一道难题。人均年收入不足1300元,没有村集体经济要如何逆袭?

达若村党支部提出“支部凝聚互助共建、党建引领扶贫脱困”的工作思路,积极抢抓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按照“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009年,达若村在争取到国家投资80万元的基础上,又组织村民自筹40万元,购置了大型装载机、碎石机、搅拌机、翻斗车,组建了达若村农牧民施工队,成立了达若村采砂厂和石材厂,当年便盈利20万余元,带动70户群众户均增收2800余元。

看到增收致富希望的群众,有了入股的想法。达若村党支部趁热打铁,整合各类资源,鼓励村民入股,糌粑加工厂、乡(镇)小型农田项目、近千亩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项目等集体经济实体先后投资建成,集体经济固定资产达到1100万余元,村民们获得了丰厚报酬。

一家富不算富,家家富才算富。达若村村民抱着“我们村是在政府的帮助下富起来的,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也要帮助我们的邻村一起富起来”的想法,于2017年开启了对约日村和普然村的帮扶之路。目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0余万元,协助约日村、普然村开办农家乐43家,带动220户群众户均增收近1万元。

引导群众树新风“富脑袋”

“钱袋”鼓起来了,“脑袋”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行。为引导部分群众过好当下幸福生活,村“两委”干部从自身做起,带头修建围栏圈养牛羊,将家人的生活与牲畜分离开来;安装浴室热水器,督促家人养成勤洗手爱洗澡的好习惯。

有了村“两委”干部的良好示范,村民也开始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惯。借此东风,达若村党支部迅速动员村民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去陋习、树新风,实施“厕所革命”,实现人畜分离,村容村貌从此焕然一新。

2015年,达若村党支部提出新的发展目标,主动关停砂石厂,参与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着手修复生态环境。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在周边山坡种植经济林、景观林200亩,鼓励引导群众紧抓317国道带来的客流和商机,发展庭院经济,通过开办售货商店、藏家乐,吃上“生态旅游饭”,小村庄换上了绿色新装,扎曲河畔又添生态新景。

如今,“有事找党支部、找党员干部”已成为村民的共识,树立文明新风、过好当下幸福生活成了共识,读书看报、主动学习新技术成为了村民人人追求的新时尚,老百姓更愿意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共同构建美丽家园。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今天的达若村党支部坚强有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持续和谐稳定,人民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