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路,唱响幸福歌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冯骥 王莉 王菲 郑璐 李梅英 次珍 耿锐仙 刘枫 张猛 时间: 2021-07-24
上图: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行驶在拉林铁路上。
22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川藏铁路的重要枢纽站林芝火车站,了解川藏铁路总体规划及拉萨至林芝段建设运营情况,听取推进雅安至林芝段建设情况汇报,坐上专列实地察看拉林铁路沿线建设情况,深入研究有关问题。习近平高度重视川藏铁路建设,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全面推进川藏铁路建设,对推进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规划建设川藏铁路是促进西藏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一项重大举措,雅林段的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更加复杂,修建难度之大世所罕见,要发挥科技创新关键性作用,迎难而上、敢为人先,坚持科学施工、安全施工、绿色施工,建设好这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的标志性工程。要统筹谋划好西部边疆铁路网建设,充分论证、科学规划,更好服务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邂逅皑皑雪山、穿越雅鲁藏布江、一站一景……当“复兴号”高原动车组以最高时速160km/h开上世界屋脊的那一刻,往返于拉萨和林芝之间的乘客们就踏上了一段奇妙旅程,“乘快车、慢打卡”的享受妙不可言。
7月2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从林芝市出发,乘专列前往拉萨市,实地察看拉林铁路沿线建设情况。这一天,拉林铁路开通运营虽未“满月”,却已累计发送旅客9.5万人次。
“这条路本来就火,总书记来过以后,将会成为游客来西藏的又一个网红‘打卡’地!”来自北京的旅游爱好者王女士激动地说。23日清晨,拉萨火车站候车室内,挤满了前往林芝“打卡”的市民和游客。
自动取票机前,点击互联网取票,将身份证放在机器的指定区域,几秒钟后,王女士拿到了自己乘车的凭证,“能坐上复兴号高原动车组去林芝,非常激动!”为了乘坐这趟列车,原本行程已经结束的王女士延长了假期,“不能缺席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祝愿西藏人民的日子越来越好。”
拉萨至林芝,直线距离并不远,只有313公里,却要越过波涛汹涌的雅鲁藏布江,在冈底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穿行。一路上,洁白的冰川、幽深的峡谷、葱绿的林涧及悬垂崖头的瀑布争相入画,这些最美的风景无时无刻不在牵引着人们的目光和脚步。
为将这份“深闺的美丽”以最快的时速、最完美的姿态呈现在世人眼前,6年时间,13万建设者,用47座隧道、121座桥梁建成了雪域高原又一条 “天路”。从此,从拉萨至林芝的出行时间由原来公路的7、8小时缩短至3小时29分。
列车飞驰,山水是骨,文化为魂。
拉林铁路不仅沿线风光绝美,其中9座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的站房都秉持着“一站一景”的设计特点,独具民族文化特色,是西藏铁路交通的新地标,也是一道道文化旅游风景线。
山南站站房的设计理念源于西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人文山南”的理念充分彰显。从车站外远眺,车站外挑檐廊立柱,内嵌藏红色线条柱脚,石刻吉祥结图案醒目端庄,幕墙的小窗洞取形于藏式传统窗花,候车大厅吊顶采用藻井与吉祥结相融合的设计,完美诠释“藏之源、山之南、河之畔、湖之蓝”的山南印象。
此外,多个站房的设计也融入了民族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之美。在贡嘎站,你可以和充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德秀邦典特色的站房合影留念;在加查站,玻璃幕墙让人流连忘返……
行至林芝站,以五段式构图、层层退台的建筑形态,雪白、藏红等独具民族特色的色彩,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巨大的山水落差、丰富的生态气候和壮丽的自然景色,使“生态林芝”在站房建筑风格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令人称绝!
大江大河在峡谷里奔腾,复兴号列车呼啸而来。
“总书记到我们村里,称赞这里是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我们一定不辜负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这朵花越开越美!”林芝市林芝镇嘎拉村村民达瓦坚参坚定地说。
自拉林铁路开通运营后,嘎拉村细心的村民发现,来村里“打卡”拍照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家庭旅馆的生意也更加红火。“由于拉林铁路开通运营带来的交通便利,游客在各个景点景区游玩体验的时间增多,越来越多游客喜欢上了‘乘快车、慢打卡’的节奏,‘散客自由行’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林芝市旅游发展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润东说,“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断加大拉林铁路沿线旅游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力度,让更多群众吃上旅游饭,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使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真正成为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规划建设川藏铁路是促进西藏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一项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乘坐专列实地察看拉林铁路沿线建设情况时,又再次强调了修建川藏铁路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让拉萨火车站党委书记杨强备受鼓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干起来更加有信心、有底气、有方向了。我们将立足本职工作,更好服务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复兴号”启动,西藏从人们的诗和远方华丽转变为身边的家园。未来,也必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拉林铁路的吸引而走进西藏,以“乘快车、慢打卡”的方式触摸西藏高质量发展的速度、温度和厚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