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四有”要求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记那曲地区尼玛县县委书记徐建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索朗琼珠 时间: 2015-02-15
“1月12日,习总书记与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第一期研修班学员亲切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体现了总书记对县一级基层工作的极大关心和关怀,这对我们县委书记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尼玛县县委书记徐建说。
作为牲畜存栏近百万牧业大县的县委书记,徐建表示,自己对自身所处的岗位职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决心努力践行总书记“四有”要求,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做群众满意的县委书记。
习总书记要求县委书记等一班子人要“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要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不满意的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徐建说:“现在像尼玛县这样的困难地区、困难群众还实实在在的存在,作为县委书记就要像总书记说的一样,必须要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
县委书记既要同乡镇、村和社区直接打交道,又要统筹全局。县委书记工作的重要程度不容忽视,县一级工作做好了,党和国家的全局工作就有了坚实基础,对下一步的工作就会有十足的把握。尼玛县位于那曲地区西北部,平均海拔在4800米以上,全县辖14个乡(镇)、77个村(居)和11座寺庙(拉康、日追),共有8635户31161人。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完成48286万元,同比增长12.6%,牲畜存栏总数达99.65万头(只、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02元。徐建表示,将在下一步工作中,进一步学习宣传好总书记和陈全国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好讲话要求,努力推动尼玛县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是筑牢忠党之魂。县委书记作为党执政的“代言人”,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尤其是在反分裂斗争中做到立场坚定、毫不动摇。
二是深怀为民之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像焦裕禄同志一样心中始终要装着老百姓,在改善民生上下力气,在基层调研上下力气。在尼玛县地广人稀的地方,“多走一步,深入牧户牧场;多问一句,倾听群众心声;多看一处,掌握真实情况;多想一点,努力为乡、村和农牧民群众排忧解难”。才能真正做到深怀为民之心。一方面,要努力把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真正让广大牧民群众知道惠从何来、惠在何处,让群众知党恩、感党恩。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把财政资金向民生倾斜,为民办好“十件实事”,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牧民技能培训力度,抓好政策扶贫等“五位一体”扶贫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三是扛起担当之责。习总书记指出,“事业成功的原因很多,奋发有为是主要因素”。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进一步树立强烈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担负起县级“一把手”该担当的责任,推动尼玛县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的转变。一要加快尼玛县白绒山羊原种场的提档升级,把白绒山羊这个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争取用5-10年建成尼玛县藏西北百万白绒山羊产业基地。二要加大人工种草力度,创建环当惹雍措人工种草基地,解决尼玛县乃至西部四县饲草料不足的问题。三要加大对经济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积极培育适合尼玛县实际的牧业经济合作组织,逐步建立“原种场+示范点+牧户”的特色白绒山羊产业化模式,增加农牧民现金收入。四要加大防抗灾体系建设力度,抓好高寒棚圈、防抗灾仓库等的建设,切实把牧业生产装进“保险柜”。
四是严守纪律规矩。县委书记作为党在一个县域执政的“领头雁”和形象代言人,自身素质和形象具有极强的楷模性、权威性和感染力。县委书记要在作风建设新常态下,带头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区党委“约法十章”“九项要求”,坚决落实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从严治党管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科学培养、认真选拔、严格管理干部、切实关心爱护干部的要求,带领县委一班子人和全县干部职工真正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