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典礼的若干问题Ⅱ
来源: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作者: 周伟洲 时间: 2011-09-30
因为中央国民政府已批准青海灵童拉木顿珠免予掣签,因此藏历正月十四日拉木顿珠的坐床典礼就成为吴忠信入藏后最重要的活动,也是最能体现中国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主权的大事。而吴忠信参加坐床典礼的礼仪问题又成了关键。据吴忠信《奉使入藏主持第十四世达喇嘛坐床典礼报告》记:“第十四辈达赖喇嘛坐床典礼,定于二月二十二日上午五时(半)在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其于中央主权最有关系者,则为座位问题。在初,西藏政府拟以忠信与司伦或热振相向对坐,忠信均未接受,乃照驻藏大臣旧例,请忠信与达赖面南而坐。”几经交涉,至2月20日午后,西藏布达拉大喇嘛贡觉仲尼见吴忠信,“据称本日三噶伦及布达拉总堪布、大卓尼等会商结果”,对于吴忠信之坐位“决定照旧例办理”。
由此可见,关于坐床典礼上吴忠信的座位问题关系甚大。查清朝以来惯例,乾隆五十八年(1793)颁布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明确规定:“嗣后驻藏大臣除前往布达拉宫瞻礼外,有商议问题时,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地位平等,共同进行。”而具体的仪礼及座位,
时任驻藏大臣的和琳于嘉庆十九年(1814)一份奏折中有详细记载:
奴才伏查唐古特(西藏)俗,平等相见,彼此手持哈达,互相问慰。……自乾隆五十八年钦奉上谕:钦差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系属平等,不必瞻礼,以宾主礼相接。钦此。奴才即于是年终钦派驻藏办事,大学士松筠亦于五十九年冬到任,奴才等因公赴布达拉与达赖喇嘛相见时,达赖喇嘛下座迎至楼门内,彼此以哈达相授,达赖喇嘛仍上高座。至奴才等坐位,设在达赖喇嘛高座之西,俱一字平例南向。……查全藏事务俱听驻藏大臣督办,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实属平等。奴才于嘉庆六年离任时,曾将藏内一切应办事宜纂成则例,作为交代,并未闻后任更改坐次。
吴忠信系中国中央国民政府所派主持坐床大典的大员,相当于清朝驻藏大臣,其座位按旧例排定,即含有主持、照料、监督坐床之含义。
关于坐床典礼的全过程,吴忠信在当日日记中有详细记述,为了澄清事实,有必要全文引录如下:
二月二十二日晴
第十四辈达赖喇嘛坐床典礼定于今晨举行。……余及全体职员亦于五时许相继到达。坐定约半时,达赖入殿就位,典礼开始。坐(座)高约五尺,四周围以木槛,正面及左右均有木梯,可资上下,余坐达赖左方,地位面南,与之平行,适如旧制,坐垫高约三尺。热振坐达赖右方面西。司伦与热振平坐,惟垫较低。司伦以下为各寺著名活佛,约十余人。行辕人员共分三排,地位在余左前方,前排垫高与噶伦等,系以两厚布垫及一薄丝垫叠成三层,二排二层,三排一层,以简任阶级为等次。噶伦及札萨、台基(吉)等坐殿之南部面北。四品以下藏官僧官坐活佛背后;俗官坐噶伦背后。尼泊尔代表坐行辕职员之下,亦面西,垫仅一层。总堪布及各堪布分立达赖身傍外,并有辩经师二,左右各一,分坐殿中两木柱旁。坐定后,热振起立向灵儿行三叩首礼,三噶伦继之。热振立殿之中央,对达赖诵经,并宣读疏文约十余分钟始毕。即有堪布一人持锦制丁钢多尔济一副挂达赖坐上,寓长寿不变之意。另一堪布以尖顶帽加其顶上,加时达赖频蹙其额。嗣热振率各活佛向达赖献哈达、五供。次由余率全体随员向达赖献哈达。再次司伦及噶伦等献哈达、五供。再次四品以下僧侣官员献哈达、五供。因人数众多,约一小时始毕。辩经师于噶伦献哈达后,即开辩经,至哈达献毕辩经停止。中有小孩二十名,著红绿衣服,戴小圆帽,手持月(钺)斧,在殿中跳舞,步伐颇整齐,其动止颇似内地祀孔之乐舞生。跳毕,堪布向达赖献茶,并依次向余及自热振以下官员献茶,茶毕,布达拉宫执事僧人演剧及跳舞者,先后献哈达。继有戴面具者五六人,呜号入殿跳舞。舞毕,进第二道茶。茶毕,小孩又作第三次舞。旋进米饭,余及达赖、热振、司伦面前各一碗。另由一喇嘛持大盒以铁杓盛饭分献。其余坐客大众,皆各取数粒向空撒之。饭后,进茶点,斯时殿中陈设果供及牛羊肉、面饼高如山埠(阜),尤以面饼为多。当有仆役、平民数十人入殿争抢,东西攒动,有如豕突,各大堪布则持木棍乱击,抢众忍痛,初不退缩,直至各物抢尽,始仓皇散去。此种仪节,闻藏中相沿已久,并以抢众热烈表示一吉祥象征。但随意鞭笞,为状至劣,似非人道所宜也。礼成,达赖下殿先退,余等继退。前后计费四小时。迨返抵寓时,已过九时半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