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西战略”:西藏对外开放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田丽 王雅慧 时间: 2012-03-11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充分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于西藏而言,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的‘中东西战略’,必将有效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使西藏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如是说。

  2011年11月,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代表中共西藏自治区第七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中指出,西藏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中东西战略”,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藏中地区要发挥上连陕甘青宁、下连南亚的优势,加强对内对外经济合作,着力打造全区特色产业发展战略高地、西部地区有重要影响的经济中心、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藏东地区要发挥连接川、滇、青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加快矿产、水能资源开发,着力建设区域经济中心、有色金属生产基地、“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三江”流域精品旅游区;藏西地区要发挥沿边开放优势,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着力建设畜牧业、矿产业、特色旅游、边境贸易大区。同时,还将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同内地特别是对口援藏省市的交流与合作,加快融入大西南经济圈,加快连接南亚地区陆路大通道和口岸建设。

  “统筹区域发展、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也就是说,要使我区中、东、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之间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相互衔接、相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相互配合。实际上,我们这几年已经感受到了藏东地区区位优势的明显性。”全国人大代表、林芝地委书记赵合说。

  参加全国两会的我区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统筹区域发展,这是从我区中、东、西部各地区实际存在非均衡格局的区情出发,从我区的整体利益出发,寻求最有利于中、东、西部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措施。这不仅符合我区地区差异较大的基本区情,更符合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意愿。

  “我区经济社会多年快速持续发展为统筹区域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资源分布、投资力度不同、人才分布不均等因素带来的中、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协调也是我区经济发展需着力解决的问题。”自治区党校常务副校长石俊华说。

  面对我区中、东、西部区域差异和发展的不同现状,如何下好“中东西战略”这盘棋?

  参加全国两会的山南地区行署副专员格桑表示,山南将依托拉萨,着力打造藏中核心经济区。按照“四基地一核心”发展定位,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把山南打造成以生态农牧业、优势矿产业、建材业、藏药业、民族手工业为重点的藏中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以泽当镇和贡嘎机场为主的藏中现代服务业基地,以藏民族之宗、藏文化之源为标志的藏源旅游基地。发展区域经济,必须协调“三产”发展,强化“三农”基础地位,促进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农牧区全面进步。

  与此同时,全区各地市相关负责人也纷纷表示,将健全多种形式的区域发展互动机制,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探索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发挥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完善区域经济合作利益协调机制,健全区域合作工作协调机制;以突破农牧经济、城镇经济、特色经济为着力点,运用招商引资和市场运作两种手段,打造城郊经济带、牧矿经济带、旅游边贸经济带;同时,全力做好交通设施建设、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区内外更多的投资者,共同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新闻中心 信息公开 党的建设 部门动态 地市动态 民族团结 援藏专栏 视频中心 资料库 西藏党史 党报党刊
首页>新闻中心>专题报道>2012年两会专题报道>两会时评
“中东西战略”:西藏对外开放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田丽 王雅慧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1日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充分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于西藏而言,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的‘中东西战略’,必将有效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使西藏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如是说。

  2011年11月,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代表中共西藏自治区第七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中指出,西藏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中东西战略”,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藏中地区要发挥上连陕甘青宁、下连南亚的优势,加强对内对外经济合作,着力打造全区特色产业发展战略高地、西部地区有重要影响的经济中心、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藏东地区要发挥连接川、滇、青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圈,加快矿产、水能资源开发,着力建设区域经济中心、有色金属生产基地、“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三江”流域精品旅游区;藏西地区要发挥沿边开放优势,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着力建设畜牧业、矿产业、特色旅游、边境贸易大区。同时,还将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同内地特别是对口援藏省市的交流与合作,加快融入大西南经济圈,加快连接南亚地区陆路大通道和口岸建设。

  “统筹区域发展、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也就是说,要使我区中、东、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之间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相互衔接、相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相互配合。实际上,我们这几年已经感受到了藏东地区区位优势的明显性。”全国人大代表、林芝地委书记赵合说。

  参加全国两会的我区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统筹区域发展,这是从我区中、东、西部各地区实际存在非均衡格局的区情出发,从我区的整体利益出发,寻求最有利于中、东、西部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措施。这不仅符合我区地区差异较大的基本区情,更符合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意愿。

  “我区经济社会多年快速持续发展为统筹区域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资源分布、投资力度不同、人才分布不均等因素带来的中、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协调也是我区经济发展需着力解决的问题。”自治区党校常务副校长石俊华说。

  面对我区中、东、西部区域差异和发展的不同现状,如何下好“中东西战略”这盘棋?

  参加全国两会的山南地区行署副专员格桑表示,山南将依托拉萨,着力打造藏中核心经济区。按照“四基地一核心”发展定位,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把山南打造成以生态农牧业、优势矿产业、建材业、藏药业、民族手工业为重点的藏中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以泽当镇和贡嘎机场为主的藏中现代服务业基地,以藏民族之宗、藏文化之源为标志的藏源旅游基地。发展区域经济,必须协调“三产”发展,强化“三农”基础地位,促进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农牧区全面进步。

  与此同时,全区各地市相关负责人也纷纷表示,将健全多种形式的区域发展互动机制,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探索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发挥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完善区域经济合作利益协调机制,健全区域合作工作协调机制;以突破农牧经济、城镇经济、特色经济为着力点,运用招商引资和市场运作两种手段,打造城郊经济带、牧矿经济带、旅游边贸经济带;同时,全力做好交通设施建设、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区内外更多的投资者,共同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