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人大 | 自治区政府 | 自治区政协

坚持为民情怀 办好民生实事——阿里地区第七批驻村(居)工作综述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时间: 2018-12-24

  今年以来,阿里地区第七批干部驻村(居)工作紧紧围绕精准推进干部驻村(居)“八项重点任务”,高度重视抓部署,聚焦重点抓落实,围绕管理抓规范,持续深入推动干部驻村(居)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阿里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积极贡献。

  履职担当勇为先

  阿里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自上而下凝聚起强大工作合力。地区强基惠民领导小组召开干部驻村(居)工作推进会、部署会4场次,认真分析形势,安排部署工作。

  各级强基办及时对70个驻村(居)工作队派驻单位进行调整,做到因村(居)派人。加强与各级强基办的联络、协调工作,及时掌握工作动态,提出指导意见。坚持把严督实导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统一购置“急救药箱”145个,配置驻村专用工作笔记本,严格执行健康体检、岗前培训、经费管理使用、激励考核等制度,开展定期不定期督导检查38次,挖掘先进典型34个。

  各派驻单位充分发挥“后盾”作用,主要领导对驻村(居)工作做到常过问、常指导、常研究,班子成员坚持每季度深入驻村(居)点调查研究、指导驻村(居)工作,在重大节日期间,走访慰问驻村(居)干部405次,争取帮扶项目52个,资金4890余万元。

  各驻村(居)工作队及时制定学习计划,深入学习《宪法》《党章》《宗教事务条例》等内容,主动加强“双语学习”,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充分发扬“老西藏精神”,在抗洪抢险、植树造林、收割青稞、打扫卫生、护村巡逻等行动中,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群众带好头、做表率。严格遵守属地管理和驻村(居)工作制度,积极协助乡镇党委开展各项工作,自觉接受村(居)“两委”和群众监督。

  思想引导聚人心

  各驻村(居)工作队紧扣新时期干部驻村(居)“八项重点任务”,以教育引导、转变观念、政策宣传为抓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大动力。

  抓好思想教育。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十九大精神进万家”活动2806场次,受教育群众20万人次,发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摘编100句》10000册,举办专题讲座2395次,教育引导农牧民群众更加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抓好观念转变。坚持“扶贫”与“扶志”并举,广泛开展“我脱贫、我光荣”“最美自强脱贫户”等活动,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激发内生动力。

  抓好政策宣传。积极与扶贫、教育、金融等部门沟通协调,利用农闲牧闲时节,大力宣传就业创业、十五年免费教育、金融“飞鸽”等利民惠民政策3832场次,受教育群众15.8万人次,使农牧民群众真正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

  助力脱贫出实招

  各驻村(居)工作队始终坚持真扶贫、扶真贫,强化组织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创新帮扶方式,实现精准扶贫新突破。

  建强组织促脱贫。以“藏西先锋·红色阿里”党建品牌创建为引领,抓好阵地建设、制度规范、党员发展工作,积极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活动场所功能。协助打造“十三个第一村”,为全地区村(居)标准化建设打造了模板、树立了典型。帮助建立完善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规章制度等800余项。深入开展“双带三培养”活动,协助村党支部发展党员452人,将128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将57名党员充实到村(居)后备干部队伍,推动党员队伍实现“双提升”。

  发展产业促脱贫。以实现产业兴旺、富民增收为重点,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工程,帮助群众发展蔬菜、林果种植业,牦牛、象雄半细毛羊养殖业,家庭旅馆旅游业,民族手工业等产业项目,兴办市场前景好、就业带动强的经济实体111个,经济合作组织118个。

  帮扶助力促脱贫。以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目标,深入开展包户帮扶工作,按照地(中、区)直单位选派的驻村工作队员每人包户帮扶4—5户贫困户,县、乡镇选派的驻村工作队员每人包户帮扶2—3户贫困户要求,全地区共有491名驻村干部包户帮扶贫困户1339户4873人,组织开展技能培训296场次,转移就业1273人,增加收入1117.4万元。

  建设美丽新阿里

  各驻村(居)工作队,坚持为民惠民利民理念,让稳定思想扎根,让幸福可感可触,为打造和谐平安美丽新阿里提供了根本保障。

  办好事促和谐。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帮助群众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办实事好事2826件,投入资金372万余元,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18.8万余元,各项惠民补偿补贴资金2239.2万元。

  抓维稳固边疆。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十项维稳措施和阿里地委“五项维稳重点、六项工作要求”,建立完善“六零”“五边”等维稳工作长效机制594条,开展应急演练172次,实现“四无”“三不出”“三稳定”。积极开展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活动,组织群众开展抵边放牧,切实加强边境一线维稳工作,形成“村村是堡垒、人人是哨兵、放牧是巡逻、生产是执勤”的维稳格局。

  倡新风树文明。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大力实施绿色生态环保工程,帮助制定植树造林计划,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行国土绿化行动,消除“无树村、无树户”;宣传“厕所革命”“两降一升”和包虫病、结核病、肝炎等地方病综合防治963场次,覆盖群众7.5万人次;积极开展“七五”普法活动,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婚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605场次,增强基层群众法律意识,营造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文明风气”等活动1258场次,帮助基层群众改变陈规陋习、克服不良生活习惯。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