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人大 | 自治区政府 | 自治区政协

日喀则地区吉隆县组工干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

来源: 日喀则地委办公室 作者: 时间: 2012-02-16

    在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中,日喀则地区吉隆县组工干部紧扣全县中心工作,立足岗位实际,以“三带三诊三提高”为实践载体,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动吉隆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局势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带明思路。一是带着情感进驻村。吉隆县组工干部进入驻村地宗嘎镇普拉村之后,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调查,采用集体谈、个别谈、登门谈等方式与村干部和群众拉家常,广泛宣传驻村工作是区党委、政府惠民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寻求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广泛了解农牧民群众家庭的基本情况和所面临的难题。在与群众拉家常的过程中,县委组织部组工干部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征求广大群众对工作组的意见和建议,为深入开展驻村工作奠定群众基础。二是带着对策进驻村。针对驻村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充分发挥组工干部知识、信息、资源优势,着力帮助当地农牧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找准发展路径,提供智力支持。如,普拉村有丰富的石材,但没有加工设备,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不成经济收入,当地群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驻村的组工干部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争取资金,向县强基惠民活动办递交石材加工项目书,为该村购买机器设备,并安排村里优秀的年轻人进行石材加工知识培训,为石材加工厂投入运营提前做好人才准备。三是带着温暖进驻村。针对普拉村困难群众冬季口粮不足的问题,驻村组工干部及时与县民政局进行沟通,为困难群众购买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帮助其温暖过冬;利用春节、藏历年等时机,走访慰问全村低保户,为他们送去酥油、砖茶等慰问品并送上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三诊挖病根。驻村组工干部从为群众服务、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着眼,建立驻村干部“三诊”解民忧制度,以“坐诊、会诊、出诊”的为抓手,通过实行驻村干部定点、定时、定责办公方式,架起一座组工干部和群众的连心桥。“坐诊”即每日15时至18时在固定工作点接待来访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受理群众事务。“出诊即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深入农户走访,进一步掌握真实情况。“会诊”即在接待群众来访或出诊当天晚上,以会议形式,商议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制定下一步工作方向。目前,通过“三诊”,化解群众纠纷12起,解决群众疑难问题8个,商讨制定发展规划3个。

    三提高促发展。一是不断提高自身建设作表率。在驻村后,各组工干部不放松对理论知识和业务要点的学习,经常带头学习贯彻自治区、地区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文件精神、组工干部业务知识等,在“自身硬”的前提下,经常性组织村“两委”班子再集中学习,结合驻地村情况,研究商讨下一步工作重点。目前,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学习6次,驻村组工干部作风、形象得到村干部、群众一致好评。二是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惠民生。吉隆县组工干部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主动关心群众疾苦,把党的惠民政策宣传好、落实好,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点、热点问题,寻找增收致富门路,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三是不断提高宣传力度感党恩。驻村组工干部始终坚持开展感党恩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村委会宣传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通过新旧西藏对比图片展,对当地群众进行日常宣传教育,让广大农牧民群众感受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不断夯实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群众基础。目前,该村局势安宁,群众和谐。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