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人大 | 自治区政府 | 自治区政协

日喀则地区各驻村工作队坚持做好“五个结合”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来源: 日喀则地委办公室 作者: 时间: 2012-04-24

  日喀则地区各驻村工作队坚持把驻村工作同春耕生产、政策宣讲、特色产业发展、教育、扶危助困五项工作相结合,细化驻村工作任务,确保了活动取得实效。

  坚持与春耕生产相结合。各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目标,立足“早”字,抢抓机遇,务实创新,多措并举迅速掀起春耕备耕热潮,努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吉隆县各驻村工作队把春耕备耕生产工作作为驻村工作的“重头戏”,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驻村工作队及时深入所驻村(居)组织召开春耕备耕动员会议,帮助农牧民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理清发展思路,确保农用供给,稳步推进春耕生产。

  坚持与政策宣讲相结合。各驻村工作队通过庆祝“3·28”等节庆活动,采取召开群众大会、发放宣传资料、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等方式,广泛进行政策宣讲,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驻京办驻谢通门县吉定村、卡嘎村工作队组织全体村民召开宣讲会,以转变思想观念、整治村容村貌、提高文明素质、增收致富为抓手,在两个村开展“文明村组”、“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切实将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坚持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为帮助驻点村寻找致富门路,各驻村工作队结合当地实际,发掘各项优势资源,做细调研,做实论证,做好支持,积极为驻点村发展特色产业铺平道路。自治区工信厅驻亚东县汝丙村工作队依托该村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动植物和菌类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整合资金和力量、搞能人示范引领、村民抱团经营等措施,以“3+3+3”工作法帮助群众大力发展黄牛养殖、土鸡养殖、亚东木耳人工栽培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经济互助组织之路。

  坚持与教育相结合。各驻村工作队高度重视当地教育问题,一方面大力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积极劝导学生和家长主动接受教育。西藏银监局驻谢通门县达那普乡盆冲村工作队与福建银监局共同设立了达那普乡教育助学基金,对每年考上大学的新生和在校大学生给予资助,解决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困难,激发了达那普乡学生报考高等院校的热情。定日县各驻村工作队重点摸排外出人员家庭信息,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情况,建立健全家庭档案,详细记载外出务工人员的详细信息,做到一人一档、一个不漏,并积极与上级教育部门沟通,促进“两基”有效落实。

  坚持与扶危助困相结合。各驻村工作队始终不忘为群众办好事这一重要任务,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争做群众的“贴心人”。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驻萨嘎县雄如乡卓巴村工作队在得知村中的老党员边巴扎西因患脑癌病倒后,第一时间赶去看望,及时将病情危急的老人送进医院进行治疗,并为老人垫付了3000元入院押金,为老人得以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驻定日县克玛乡帮布村、南木加林村、欧木都村、西普村工作队发挥职能优势,克服条件简陋、电力不足等困难,将“手术室”搬到克玛乡卫生院,对克玛乡7名患有白内障的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让他们重见了光明。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