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人大 | 自治区政府 | 自治区政协

情注乡村惠泽民生—日喀则地区交通运输局第三批驻村工作队工作纪实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王杰 时间: 2014-03-20

                              情注乡村惠泽民生—日喀则地区交通运输局第三批驻村工作队工作纪实

    藏历新年期间,康马县萨玛达乡萨玛达村党支部书记白玛罗布家充满了欢声笑语,这是日喀则地区交通运输局第三批驻村工作队来到了他家,同村里人一起共庆佳节,共谋发展。本期将介绍日喀则地区交通运输局第三批驻村工作队在藏历新年期间深入群众之中与群众一起聊心里话,了解群众所想所需。

    “我们就是想借节日之机,过来同大伙聊聊心里话,了解大家的真正需求。”日喀则地区交通运输局第三批驻村工作队总队长张宏东介绍,地区交通运输局承担着康马县萨马达乡萨马达、孟则、萨鲁3个村的驻村工作任务,自第三批驻村工作开展以来,驻村工作队以“三大节日”各项活动为契机,狠抓“住村、助村、筑村”工作,真心实意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竭尽全力为村庄促发展、谋跨越。

    送温暖,积极开展节日慰问

    张宏东介绍,在全区上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为更好的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进一步拓宽服务群众领域,驻村工作队积极想办法,出实招,开展了“送温暖两个一”活动。

     开展了一次送医送药活动。针对驻村点群众看病不方便的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医院联系,医院抽调出一批技术好、经验丰富的医疗队伍,对三个村700多名群众开展了3个多小时的送医送药义诊活动,将医疗技术和人员送到群众的家门口,并免费赠送了价值7万多元的药品。

    开展了一次“普惠式”慰问活动。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在节前筹备了一批慰问物资,在三个驻点村开展了一次大范围的“普惠式”慰问活动,为三个村共计317户农牧民群众发放了价值95100元的大米、花生油、砖茶等物资,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

    同时,在慰问活动中,工作队还积极抓宣传,坚定群众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三个多月来,共开展集中宣讲6场次,入户宣讲活动33场次,受教育群众6000余人次,召开村民大会3场次,宣传党的富民惠民政策12场次,受教育群众4300人次,宣讲覆盖率达到100%。

    办实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今年的藏历新年,孟则村贫困户多吉家终于过了个好年。原来,驻村工作队知道他家情况后,在新年前给他家送去了米、面、油等各种生活物资,还给他家送去了2000元的慰问金。谈起这一切,多吉连连感激道:“感谢共产党给我们送来菩萨一样的工作队。”

   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自第三批工作队驻村以来,始终以服务群众,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好事。

    工作队及时联系技术人员,维修了村办经济实体中梳毛机、榨油机、压面机等机械设备故障并解决维修费用3000元;在群众信任的基础上,驻村工作队积极参与,对孟则村塔苏户家庭纠纷进行耐心细致调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萨马达村一位危重病人,考虑到路途较远、病情较重的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不等不靠,立即安排车辆及时将病人送到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治疗,目前患者已治愈出院;驻村队员在医院就医期间,得知驻村点(萨马达村)一位小孩生病在同一医院治疗,得知其家庭条件十分困难后,工作队员主动为其支付看病和药品费用,折合人民币1300元,受到了群众的赞誉。

    谋发展,千方百计为民办实事

    发展才是硬道理。工作队驻村以后,利用15天的时间深入开展调研工作,进行逐户走访调研,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求,全面掌握了萨马达、萨鲁、孟则三个村的基本情况以及现阶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对驻点村群众生产生活资料、子女上学、就业、务工,村民低保、贫困等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统计,进一步完善细化了调研报告,拟定了工作计划。

    在此基础上,驻村工作队谋划出一批水利、农牧、交通等惠民项目13个,估算投资达291.914万元。张宏东介绍,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将改善草场、牧场的道路状况,改善群众的出行条件,完善农村公路网结构,另一方面将解决农田灌溉、人畜饮水等问题,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增收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驻村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群众的增收是驻村工作队关注的重点。自第三批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工作队及时组织驻点村富余劳动力召开会议,摸清各自特长,制定劳务输出计划和技能培训计划,积极做好务工人员的市场衔接和管理工作,解决好群众“增收无路、增收无技、增收无力”的问题。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