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人大 | 自治区政府 | 自治区政协

拉亚村的普通石头成了畅销的旅游产品,村民缝制的藏装卖到了那曲,这一切多亏了驻村工作队——村民致富引路人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陈志强 王杰 时间: 2014-05-05

  五月初的南木林县甲措乡拉亚村,拉亚河两岸已是花红柳绿。不远处的田野上,则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农民们正忙着翻土下种。在村口,记者遇见了村民卓玛,她正担着两筐奇形怪状的石头往村委会走。“大姐,你这是要修房子吗?”记者问。“这个可不是用来修房子的,是拿去村委会卖钱的。”村委会买这些石头干什么?记者有些不解。

  经了解,原来这是自治区强基惠民活动驻拉亚村工作队(自治区环保厅派驻)为帮助村民致富的一个惠民项目。“拉亚村地处山沟,前临甲措河,拉亚河穿村而过,鹅卵石特别多。我们了解到外来游客多喜欢西藏奇石,因此想发挥本地优势,萌发出对鹅卵石进行加工,把西藏文化元素中的吉祥八宝等具有代表性图案画在石头上,做成精致美观的旅游产品。”工作队队长陈强说。

  在村委会的储物室,记者看到一大堆已做好的成品石,大概有2000个左右。据介绍,工作队先让村民在河边捡形状奇特、美观好看的石头,以每块2元的价格收购,然后请村里的画匠在石头上绘画,每块6元,总共成本也就8元。

  “村民都很积极,卓玛家这次送来的石头卖了350元,前后几次加起来,她家就通过卖石头增收了1000余元,其它村民也有几百元的收入。”陈强告诉记者。

  去年,驻村工作队就做过市场调查,市场反响还不错,彩绘石头很受游客喜爱。当前,驻村工作队正在拉萨、日喀则、林芝等地寻找市场,同时在淘宝网上开设了淘宝店。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为尽力增加拉亚村村民收入,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驻村工作队还投入了2万元资金,购买了2台工业缝纫机,组织村民开展了第一期缝纫培训班。

  “以前村里就有制作服装的传统,现在有5户群众在做藏装,主要是手工缝纫,每年比其他外出打工的村民收入还要高。”陈强说,参加培训班的10名村民都有一定的缝纫基础,不过对于怎样制作一件完整的衣服,却还不知道。培训班请来了甲措乡拉龙村副村长旦增尼玛传授成衣制作技术。

  为使培训班能够持续开展,副村长边巴负责销售成衣,所得利润作为村委会的储备基金,用以购置培训班必需的原材料。边巴告诉记者:“目前第一批服装已卖完,一共43件,每件男装卖180元,女装每件300元,一共卖了8500元。主要是卖给附近的仁堆乡牧民,更大的市场则是那曲地区申扎县。”

  陈强介绍说,为探索和拓宽农牧民致富门路和发展集体经济,驻村工作队先后组织了两次外出考察学习。第一次,去了堆龙德庆县工业园区、拉萨市蔡公堂乡蔬菜瓜果基地和区财政厅驻村工作点;第二次去了山南、林芝的5个县6个村参观学习。两次考察学习,带给他们带领村民致富增收上很多启示。

  “教给村民谋生技能,是‘授人以渔’。现在,村民年人均收入有2300余元;再过两年,拉亚村经济能发展得更好。”陈强信心十足地说。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