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人大 | 自治区政府 | 自治区政协

乡村干部赴内地考察参观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 西藏成都办事处 作者: 时间: 2012-01-12

  2011122329日,在全区强基惠民活动全面深入开展之际,为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开拓视野,转变观念,加强交流,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邀请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达那答乡及让炯、扎西顶、许贵三个村的乡村干部到成都及周边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参观考察活动。整个活动时间安排紧凑、内容针对性强、参观考察互动性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通过活动增进了民族团结和友谊

  乡村干部参观考察所到之处,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情谊。“要不是党的政策好,我做梦也想不到能有这样的机会,到内地参观学习,为村里的老百姓寻找脱贫致富的出路。我打心眼里感谢党中央,感谢自治区党委,感谢西藏成办党委。”这是乡村干部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这次活动重点安排了乡村干部到西藏成办机关及下属西藏成办医院、西藏成都干休所、西藏双流干休所、天驰宾馆、天湖宾馆、圣地阳光宾馆等单位参观考察,还先后入住三个宾馆。在亲身感受西藏成办工作状况的同时,通过与各级干部、广大党员、职工的广泛接触交流,民族团结得到了增强,友谊得到了建立,感情得到了培养,为强基惠民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西藏成办也更加直观的、准确的把握了乡村老百姓关注、关心、盼望解决的问题,乡村干部更加了解成办党委坚决按照自治区党委的战略部署,强力推进强基惠民活动的决心,同时大家还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治区党委强基惠民政策给乡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好处。

  二、通过考察活动开阔视野,拓展了思路

  这次活动虽然只有一周的时间,但是参观考察的安排都有针对性,内容可谓充实。成都作为全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城市,有许多经验和成果值得借鉴。因此,成办党委和强基办将参观成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定为参观考察的重点内容。从考察的实际效果看,郫县农科村的农家乐、双流县的新农村综合体建设、都江堰、汶川映秀镇地震灾后重建及依托旅游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等三个有代表性的考察点的选择,正是乡村干部们最感兴趣的地方。

  成都市郫县友爱镇农科村,距成都市区20公里,被誉为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农科村依托城市,充分发挥花木栽培的传统,以花草、盆景种植,建成了一户一园,一园一景,连点成片的庭院式休闲观光农庄群落,靠政策、靠勤劳闯出了一条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子,“农家乐”的模式已经在全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乡村干部一边饶有兴趣地在一个个错落有致、布局精巧的农家小院中穿行,一边仔细询问着农家乐的起源、发展、现状以及各类花卉、树木和盆景的栽培种植技术。全国第一个农家乐“徐家大院”的创始人徐纪元总经理听说西藏的客人千里迢迢来参观取经,毫无保留地讲述了他怎样响应改革开放的号召,利用郫县紧邻成都的区位优势和自身种植花木的技术优势,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成长为一位身价上亿的农民企业家的奋斗经历。徐总经理的现身说法,引发了乡村干部们热烈讨论。达娃拉姆副乡长激动地说:“我们达那答乡是谢通门县的产粮大乡,让炯、扎西顶、许贵三个村位于日喀则市和谢通门县之间,交通十分便捷,具备开发农家乐乡村旅游项目的良好基础,回去后一定要向村民们大力宣传经营农家乐的致富模式,到时还要请徐总经理到我们那里指导帮助。”

  在双流县合江镇的有机冬草莓生产基地,乡村干部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基地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的介绍。这里的大棚全部采用钢架结构,草莓全部种植在有机营养土壤里,抽取地下50米深处的井水灌溉,通过杀蛾灯、黄色粘虫板等物理方法杀虫,草莓生长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农药,非常安全、绿色。合江镇的冬草莓不仅远销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各大城市,更出口俄罗斯、日本、新加坡等国际市场。听了他们的介绍,尼玛顿珠村长感慨的说:“真没有想到小小的草莓能产生这么大的经济效益!我们那里也有大棚种植的草莓,而且西藏的日照充足、空气和水没有污染,应该说更生态、味道更好。”“就是呀,我们应该引进这里的先进技术,扩大草莓生产规模,再把草莓卖到全区、全国甚至世界各地,那时候不愁我们村富不起来。”次平村长深有感触地说。

  双流县新农村建设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农民居住环境的改善。走进双流示范点三星镇南新村,清新的空气,崭新的房子,自然蜿蜒、绿树掩映下的柏油马路,让人顿时心旷神怡。只见便民服务站、就业服务站、集中停车场、游客中心、生活垃圾处理站等服务设施应有尽有,文化、卫生、就业、社保、纠纷调解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一应俱全。“这里的农民真幸福啊,住这么漂亮的房子,生活又这么方便,看来我们的村容村貌确实需要进行规划整治”乡村干部们异口同声地说。

  2008年的汶川“5·12”特大地震把处在地震中心带的汶川县映秀镇夷为平地,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年后,地震灾区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灾区人民的生活怎么样,怀着这样的疑问,考察团一行来到了映秀镇。走进映秀,映入乡村干部眼帘的是一座生机勃勃的美丽小城:宽阔整洁的道路两旁矗立着一栋栋漂亮的藏式、羌式和川西民居式小楼,商铺里的货物琳琅满目、一应俱全,来来往往的人们面色从容、神态安祥。罗布次仁村长不禁感叹道:“要不是参观了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和“5·12”遇难者公墓,根本想象不出这里是地震重灾区。”“短短三年,灾区就能重建得这么好,真是太神奇、太了不起了!”乡村干部们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这些都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一条心、众志成城与灾难抗争的结果。”达娃拉姆副乡长深情地说。

  在整个参观考察活动中,给乡村干部们留下深刻记忆还有成都市天府新区、南延线建设、地铁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美国洲际大饭店等考察点。大家一边看、一边听、一边问、一边议论,议论的都是发自内心的感触,从乡村水渠的管理、环境卫生的治理,到增加农业副业的附加值、依托日喀则市发展三产旅游等等,都是对乡村发展的谋划和打算。“润物细无声”,参观考察所得到的点点滴滴的收获,都必将转化成为下一步提升工作水平的新思路、新点子。

  三、不断总结,把强基惠民活动引向深入

  七天的参观考察紧张、忙碌而愉快,当圆满完成在成都的考察任务后,乡村干部们仍感意犹未尽,觉得想看的东西、想学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临行前,大家一再表示非常感谢西藏成办给了这么难得的机会,使大家能够走出家门,开阔眼界,见证了祖国的强大和发展,同时也看到差距,一定要汲取经验,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回去后,要把学习到的先进经验与本乡村的实际特点相结合,在西藏成办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积极谋划科学发展、共同致富的新农村建设途径,不辜负自治区党委强基惠民的好政策,带领老百姓发家致富、创建小康。

  西藏成办党委近期召开干部会议,通报了这次乡村干部到内地参观考察的基本情况。认为,选派乡村干部到内地参观考察学习,是西藏成办在全区强基惠民活动中的首创,是深入开展强基惠民活动的一项具体措施,陈全国书记在西藏成办上报的第16期《工作简报》上作了重要批示,对这个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整个活动也得到了自治区强基惠民领导小组及强基办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西藏成办党委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选派乡村干部到内地参观考察学习的办法,把这个活动建设成为提高乡村干部思想素质和领导水平、增强老百姓致富能力、拓宽乡村建设小康创建和谐方法的重要途径。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