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办好眼前事—记驻谢通门县仁钦则村工作队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陈志强 时间: 2014-07-31
自第三批驻村工作队驻村以来,自治区驻谢通门县仁钦则村工作队(日喀则地区纪检委派驻)围绕看小事、抓实事,看长远、抓具体,为群众办好眼前事。
电压不稳在雪域高原部分农牧区是家常便饭的事,也是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驻村工作队眼中,这却是件大事。经过排查了解,才知道全村的电线线路自1982年建成以来,30多年间从没进行过检修和更换。于是改造全村用电线路,成为驻村工作队首抓的第一件事。
今年2月19日,利用工作队争取的50多万元项目资金,全面完成该村线路改造工程。“稳定的电压,安全的线路,让群众家中正在‘上岗任职’的家用电器多了一层安全保障,更为全村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购买了一份隐形保单。”驻村工作队队长扎旺讲道。
解决完全村用电安全后,工作队却没有闲下来,而是与村“两委”和各联户长考虑起农业灌溉水塘改扩建的事来。村长琼达告诉记者:“全村有600多亩农田,但之前的纳和、查玛两个水塘因为年久失修,淤积严重,仅能有效灌溉300多亩农田。”通过多方努力,工作队再次筹措资金20多万元,对两个水塘进行改扩建。同时,为帮助村民增加现金收入,施工任务承包给了该村农牧民施工队,对水塘出水口、堤坝、闸门和溢洪坝进行改修。
今年春耕春播前,两个水塘正式建成投入使用。看着灌溉水流进农田,喜悦之情流淌在群众心间。高兴的群众,第一时间在水塘的闸门上,插上了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
用电安全了,灌溉有保障了,这下轮到村里的风口和泄洪段了。原来,在离仁钦则村1.5公里的地方,是个风口和泄洪段,常年风沙不断,每年雨季还有发洪水的隐患。为此,驻村工作队想用种树的法子治理这一问题。于是,今年4月工作队带着270名村民在风口种下了2600棵固沙防洪树苗,并围起了防护围栏。
两个月过去了,树苗吐出新芽,80%都已成活。为使树苗能顺利成长,全村的“双联户”单元实行分责任区负责维护,并坚定地说要看着这片“干群苗”长成“干群林”。
点点滴滴都是小事,却事事暖在群众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