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团结爱祖国”响彻拉萨——我市“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第二节点工作综述

来源: 拉萨日报 作者: 凃 琼 时间: 2018-09-25

  

  九月,天气微凉,我市开展“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热情却依然高涨。在当雄县“当吉仁”赛马节上,一场马背上的“四讲四爱”宣讲正在上演,当雄县把宣讲宣传点设到赛马场,以“小集中”“背包式”“一对一”“每晚一课”“分片负责”等形式机动灵活开展宣讲教育,宣讲员嗓门儿慷慨洪亮,聆听者兴致高昂,活跃的场景展现了当雄县“四讲四爱”宣讲学习深入人心、遍地开花的场面。

  自“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第二节点工作转段以来,全市上下自觉把抓好“讲团结爱祖国”作为重大任务,创新宣讲方式,丰富活动内容,营造良好氛围,加大督导力度,做到把握主题不动摇、创新自选不偏移,确保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不打折、不走样,呈现出阶段性成果。

  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到第二节点,我市8个县(区),66个乡(镇、街道办)、278个村(居)、95所学校、169座寺庙已累计开展宣讲34842场次,受众达575943人次,编发原文摘登、政策释义、知识问答、案例分析等普及读物近16万册。从城市中心到当雄草原,从市直单位到基层一线,宣讲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着“讲团结爱祖国”的深刻内涵,为新时代拉萨长足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以宣讲为抓手,推动活动纵深延展

  在我市,活跃着这样一支宣讲队伍:他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百姓唠国家事、解百姓忧,他们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草根宣讲员”,并逐渐成为“四讲四爱”宣讲的骨干力量。今年已经74岁的扎巴旺旦老人是堆龙德庆区乃琼镇人。他虽年过古稀但仍热情不减,热心村务、服务群众,不时从乃琼镇的田间地头、甜茶馆里传来他诙谐幽默、生动有趣的宣讲,这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佳话。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讲团结爱祖国”这一阶段的宣讲中,我市在充分发挥县(区)宣讲骨干、驻村驻寺干部、村(居)党支部第一书记、农牧民宣讲员、大学生村官、学校德育教师和思政辅导员等宣讲主体力量的基础上,各县(区)委书记、班子成员,市教育、宗教、国资委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切实发挥领头示范作用,带头深入基层,走上讲台,面向广大群众进行宣讲。

  第二阶段,我市开展宣讲的形式也有创新。“拉萨市结合农村发展成就、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惠民利民政策、农牧民生活变化、校园新貌、企业改革发展等以及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采取集中宣讲、分片宣讲、包组宣讲、入户宣讲、班级宣讲、入寺宣讲等方式,以乡(镇)会议室、基层文化站、村组活动场所、田间地头、校园操场、学生教室、僧尼活动点、‘职工之家’等为阵地,以收听广播、交流讨论、演讲比赛、知识竞赛、问卷测试、作文评选、撰写心得体会、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掀起了宣讲工作的强大声势,真正让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走进基层、贴近群众,保障了我市‘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深入人心,取得了预期的实效性。”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范跃平介绍说。

  以活动为依托,切实巩固宣讲成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不断在内容上深化拓展,以发挥自身优势,丰富活动载体,将群众“讲团结爱祖国”的学习热情融入日常工作、校园生活、家风习俗,使群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成一项项具体有效的行动。

  全市各县(区)、相关部门先后开展了学习党的历史、举办“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主题有奖征集活动、“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大学习等一批群众易于参与、便于参与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宣讲成果真正体现在人们的具体实践中,转化为建设团结美丽健康幸福新拉萨的行动自觉。

  拉萨江苏中学在2018年新生国防知识讲座暨军训开营仪式上,将“讲团结爱祖国”纳入其中,作为新生入学必修的第一课,增强了学生的国防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和组织纪律性,激发了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

  堆龙德庆区开展“每周一讲”“微信+”以及羊达乡党员不信仰宗教“党旗进党家”活动、马乡措麦村戒烟戒酒倡议行动等实践活动,使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真正热在基层、火在群众。

  以典型宣传为导向,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清晨,从尼木县如巴村一所清新雅致的院落里飘来阵阵花香,大院内摆放着形状各异、内容不一的成品雕刻。屋内,一位匠人正在认真雕刻,他便是嘎玛曲扎,一位醉心于雕刻领袖画像的匠人。对于嘎玛曲扎来说,“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就像一阵及时雨,下在了他的身边,让他找到了一个可以将心中恩情表达出来的方法。他精心雕刻了我党历代领袖画像,并在自家最干净最亮眼地方悬挂着。“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多亏了党和政府,我时刻记着党的恩情,我也没有其他可以做的,所以我就想着用自己的手艺将伟大领袖的画像雕刻出来,表达我的感恩之情。”嘎玛曲扎说。这是本报记者秦晓聪和梁梅在尼木县采访时了解到的感人事迹。

  日前,一支市级媒体优选的采访队伍分赴全市各县(区),此次他们采访的主要内容是全市“四讲四爱”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他们中不仅有通过宣讲带领贫困户开启了合作社创业之路的退伍军人,也有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用自己“四讲四爱”的言行教育影响着身边群众的村官……我市将各县(区)及相关部门上报的48条典型线索分类整理为四类,其中典型人物有“弃医从耕 构建和谐团结家庭”“勤劳双手开辟脱贫之路”“宣传党恩跟党走 为建和谐奔小康”等26篇;典型群体有“五覆盖五着力 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营造良好氛围 拓展创业思想”等10篇;典型事例有“不忘初心宣讲不辍”“宣讲政策开眼界 引种草药奔小康”等17篇;典型经验有“发挥社会效益 立城关标杆”“营造良好氛围 拓展创业思想”等13篇,并将48条典型材料报送给新闻媒体对其进行挖掘报道,更好地推动“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以督导为手段,狠抓责任层层落实

  我市制定《关于成立拉萨市“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督导工作的方案》和《拉萨市“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督导考核指标体系》,根据职责和任务分工,市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设立7个市级督导组,各县(区)四大班子成员“包乡、包寺”,划定“责任田”,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采取纵向延伸、横向扩展的方式,督导检查全市各级各领域开展宣讲培训、宣讲效果、氛围营造、台账建立工作情况,做到以责促行、以责问效,确保了活动主题不变、内容不省、步骤不减、要求不降、不走过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新闻中心 信息公开 党的建设 部门动态 地市动态 民族团结 援藏专栏 视频中心 资料库 西藏党史 党报党刊
首页>西藏党史>党史纪实
“讲团结爱祖国”响彻拉萨——我市“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第二节点工作综述
来源:拉萨日报 作者:凃 琼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5日
  

  九月,天气微凉,我市开展“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热情却依然高涨。在当雄县“当吉仁”赛马节上,一场马背上的“四讲四爱”宣讲正在上演,当雄县把宣讲宣传点设到赛马场,以“小集中”“背包式”“一对一”“每晚一课”“分片负责”等形式机动灵活开展宣讲教育,宣讲员嗓门儿慷慨洪亮,聆听者兴致高昂,活跃的场景展现了当雄县“四讲四爱”宣讲学习深入人心、遍地开花的场面。

  自“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第二节点工作转段以来,全市上下自觉把抓好“讲团结爱祖国”作为重大任务,创新宣讲方式,丰富活动内容,营造良好氛围,加大督导力度,做到把握主题不动摇、创新自选不偏移,确保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不打折、不走样,呈现出阶段性成果。

  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到第二节点,我市8个县(区),66个乡(镇、街道办)、278个村(居)、95所学校、169座寺庙已累计开展宣讲34842场次,受众达575943人次,编发原文摘登、政策释义、知识问答、案例分析等普及读物近16万册。从城市中心到当雄草原,从市直单位到基层一线,宣讲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着“讲团结爱祖国”的深刻内涵,为新时代拉萨长足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以宣讲为抓手,推动活动纵深延展

  在我市,活跃着这样一支宣讲队伍:他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百姓唠国家事、解百姓忧,他们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草根宣讲员”,并逐渐成为“四讲四爱”宣讲的骨干力量。今年已经74岁的扎巴旺旦老人是堆龙德庆区乃琼镇人。他虽年过古稀但仍热情不减,热心村务、服务群众,不时从乃琼镇的田间地头、甜茶馆里传来他诙谐幽默、生动有趣的宣讲,这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佳话。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讲团结爱祖国”这一阶段的宣讲中,我市在充分发挥县(区)宣讲骨干、驻村驻寺干部、村(居)党支部第一书记、农牧民宣讲员、大学生村官、学校德育教师和思政辅导员等宣讲主体力量的基础上,各县(区)委书记、班子成员,市教育、宗教、国资委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切实发挥领头示范作用,带头深入基层,走上讲台,面向广大群众进行宣讲。

  第二阶段,我市开展宣讲的形式也有创新。“拉萨市结合农村发展成就、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惠民利民政策、农牧民生活变化、校园新貌、企业改革发展等以及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采取集中宣讲、分片宣讲、包组宣讲、入户宣讲、班级宣讲、入寺宣讲等方式,以乡(镇)会议室、基层文化站、村组活动场所、田间地头、校园操场、学生教室、僧尼活动点、‘职工之家’等为阵地,以收听广播、交流讨论、演讲比赛、知识竞赛、问卷测试、作文评选、撰写心得体会、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掀起了宣讲工作的强大声势,真正让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走进基层、贴近群众,保障了我市‘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深入人心,取得了预期的实效性。”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范跃平介绍说。

  以活动为依托,切实巩固宣讲成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不断在内容上深化拓展,以发挥自身优势,丰富活动载体,将群众“讲团结爱祖国”的学习热情融入日常工作、校园生活、家风习俗,使群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成一项项具体有效的行动。

  全市各县(区)、相关部门先后开展了学习党的历史、举办“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主题有奖征集活动、“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大学习等一批群众易于参与、便于参与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宣讲成果真正体现在人们的具体实践中,转化为建设团结美丽健康幸福新拉萨的行动自觉。

  拉萨江苏中学在2018年新生国防知识讲座暨军训开营仪式上,将“讲团结爱祖国”纳入其中,作为新生入学必修的第一课,增强了学生的国防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和组织纪律性,激发了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

  堆龙德庆区开展“每周一讲”“微信+”以及羊达乡党员不信仰宗教“党旗进党家”活动、马乡措麦村戒烟戒酒倡议行动等实践活动,使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真正热在基层、火在群众。

  以典型宣传为导向,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清晨,从尼木县如巴村一所清新雅致的院落里飘来阵阵花香,大院内摆放着形状各异、内容不一的成品雕刻。屋内,一位匠人正在认真雕刻,他便是嘎玛曲扎,一位醉心于雕刻领袖画像的匠人。对于嘎玛曲扎来说,“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就像一阵及时雨,下在了他的身边,让他找到了一个可以将心中恩情表达出来的方法。他精心雕刻了我党历代领袖画像,并在自家最干净最亮眼地方悬挂着。“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多亏了党和政府,我时刻记着党的恩情,我也没有其他可以做的,所以我就想着用自己的手艺将伟大领袖的画像雕刻出来,表达我的感恩之情。”嘎玛曲扎说。这是本报记者秦晓聪和梁梅在尼木县采访时了解到的感人事迹。

  日前,一支市级媒体优选的采访队伍分赴全市各县(区),此次他们采访的主要内容是全市“四讲四爱”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他们中不仅有通过宣讲带领贫困户开启了合作社创业之路的退伍军人,也有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用自己“四讲四爱”的言行教育影响着身边群众的村官……我市将各县(区)及相关部门上报的48条典型线索分类整理为四类,其中典型人物有“弃医从耕 构建和谐团结家庭”“勤劳双手开辟脱贫之路”“宣传党恩跟党走 为建和谐奔小康”等26篇;典型群体有“五覆盖五着力 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营造良好氛围 拓展创业思想”等10篇;典型事例有“不忘初心宣讲不辍”“宣讲政策开眼界 引种草药奔小康”等17篇;典型经验有“发挥社会效益 立城关标杆”“营造良好氛围 拓展创业思想”等13篇,并将48条典型材料报送给新闻媒体对其进行挖掘报道,更好地推动“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以督导为手段,狠抓责任层层落实

  我市制定《关于成立拉萨市“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督导工作的方案》和《拉萨市“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督导考核指标体系》,根据职责和任务分工,市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设立7个市级督导组,各县(区)四大班子成员“包乡、包寺”,划定“责任田”,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采取纵向延伸、横向扩展的方式,督导检查全市各级各领域开展宣讲培训、宣讲效果、氛围营造、台账建立工作情况,做到以责促行、以责问效,确保了活动主题不变、内容不省、步骤不减、要求不降、不走过场。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