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木县“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第一、二节点转段会暨培训会召开

来源: 拉萨日报 作者: 凃 琼 时间: 2019-06-24

  

  6月21日,2019年尼木县“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第一、二节点转段会暨培训会在塔荣镇举行。 图为转段会上精彩的歌舞表演。 本报记者 凃 琼 摄

  “我曾经认识一位波啦,他的事迹我久久无法忘怀。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打响,作为一名战士,他和汉族、门巴族、回族战士组成的后勤部队一起往前方运送弹药粮食、运回伤员。即使是在坎坷崎岖的山路,即使子弹从耳边飞过,即使就要倒下,他们坚定地把侵略者从中国的土地上赶出去!”

  6月21日对于尼木县续迈乡党委副书记、县委党校讲师团、县“四讲四爱”优秀宣讲员孟辽阔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2019年尼木县“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第一、二节点转段会暨培训会在塔荣镇举行,他要带来一场宣讲,分享他对“讲党恩爱核心”的理解。“听着波啦讲述的经历,我受益匪浅。把这些分享出来,用身边人感染身边事,这就是宣讲的意义。”

  第一节点,尼木县开展各类宣讲940余场次,受众3.8万人次,开展实践活动160余场次,参与群众1.1万人次。

  ——宣讲教育更加精准。坚持梯次推进、分众宣讲,组建以农牧民宣讲员、寺庙僧尼宣讲员、思政教师宣讲员和企业职工宣讲员为成员的宣讲团,创新开展“跨领域、跨群、多形式”宣讲,用群众喜欢听、听得懂、能理解、易接受的身边人和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例结合“四讲四爱”、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来动员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把“四讲四爱”课堂开在田间地头、学校课堂、寺庙僧舍,切实将宣传教育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活动形式更广泛更接地气。除了常规宣讲外,尼木县还组织各单位开展文艺歌舞、送药送医、微视频拍摄、红色电影放映、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四讲四爱”为牵引推进各项工作。特别是日前续迈乡机关党支部结合“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拍摄的“再唱山歌给党听”爱国主义微视频,引得参与拍摄的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的阵阵喝彩,还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

  在一场又一场的宣讲中,大家知道了整个西藏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了整个社会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搬迁户康达从尼木乡聂容村搬迁到县政府所在的恩泽居委会后,被选举为居委会书记。在适应新生活的过程中,他对宣讲这种形式更加认同。“宣讲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对我的工作和生活都很有用,是实实在在的收获。

  有时在宣讲中听到的一些惠民政策等,我也会传达给我们的搬迁群众,有的群众在宣讲中听到什么新鲜事,也会互相交流。”

  “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进入常态化,那些冗长的报告、枯燥的照本宣科,作用越发微弱,不少群众都在私下议论纷纷:没有内容的宣讲就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针对这种现象,尼木县委书记杜国军介绍说,尼木县将把“四讲四爱”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的重点,采取调研指导、实地走访、现场查看、群众交流、听取评价等形式,深入了解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和实际效果。在常规动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更多适合本地的自选动作。

  穿插着歌舞表演的现场有奖问答环节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日期?精准扶贫中“两不愁”是什么?“三个义务”具体是什么?主持人每提出一个问题,在场群众就举手跃跃欲试。尼木县群众们大多已经对这些知识有了一定了解,有奖问答结束时,很多群众手里都拿着奖品。

  精神文明的力量毋庸置疑。目标已明确,路径已明晰,下一步,尼木县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一主线,因地制宜搞宣讲、创新载体抓实践、结合实际建制度、拓宽领域树典型,为尼木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和基层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新闻中心 信息公开 党的建设 部门动态 地市动态 民族团结 援藏专栏 视频中心 资料库 西藏党史 党报党刊
首页>西藏党史>党史纪实
尼木县“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第一、二节点转段会暨培训会召开
来源:拉萨日报 作者:凃 琼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4日

  

  6月21日,2019年尼木县“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第一、二节点转段会暨培训会在塔荣镇举行。 图为转段会上精彩的歌舞表演。 本报记者 凃 琼 摄

  “我曾经认识一位波啦,他的事迹我久久无法忘怀。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打响,作为一名战士,他和汉族、门巴族、回族战士组成的后勤部队一起往前方运送弹药粮食、运回伤员。即使是在坎坷崎岖的山路,即使子弹从耳边飞过,即使就要倒下,他们坚定地把侵略者从中国的土地上赶出去!”

  6月21日对于尼木县续迈乡党委副书记、县委党校讲师团、县“四讲四爱”优秀宣讲员孟辽阔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2019年尼木县“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第一、二节点转段会暨培训会在塔荣镇举行,他要带来一场宣讲,分享他对“讲党恩爱核心”的理解。“听着波啦讲述的经历,我受益匪浅。把这些分享出来,用身边人感染身边事,这就是宣讲的意义。”

  第一节点,尼木县开展各类宣讲940余场次,受众3.8万人次,开展实践活动160余场次,参与群众1.1万人次。

  ——宣讲教育更加精准。坚持梯次推进、分众宣讲,组建以农牧民宣讲员、寺庙僧尼宣讲员、思政教师宣讲员和企业职工宣讲员为成员的宣讲团,创新开展“跨领域、跨群、多形式”宣讲,用群众喜欢听、听得懂、能理解、易接受的身边人和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例结合“四讲四爱”、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来动员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把“四讲四爱”课堂开在田间地头、学校课堂、寺庙僧舍,切实将宣传教育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活动形式更广泛更接地气。除了常规宣讲外,尼木县还组织各单位开展文艺歌舞、送药送医、微视频拍摄、红色电影放映、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四讲四爱”为牵引推进各项工作。特别是日前续迈乡机关党支部结合“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拍摄的“再唱山歌给党听”爱国主义微视频,引得参与拍摄的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的阵阵喝彩,还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

  在一场又一场的宣讲中,大家知道了整个西藏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了整个社会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搬迁户康达从尼木乡聂容村搬迁到县政府所在的恩泽居委会后,被选举为居委会书记。在适应新生活的过程中,他对宣讲这种形式更加认同。“宣讲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对我的工作和生活都很有用,是实实在在的收获。

  有时在宣讲中听到的一些惠民政策等,我也会传达给我们的搬迁群众,有的群众在宣讲中听到什么新鲜事,也会互相交流。”

  “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进入常态化,那些冗长的报告、枯燥的照本宣科,作用越发微弱,不少群众都在私下议论纷纷:没有内容的宣讲就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针对这种现象,尼木县委书记杜国军介绍说,尼木县将把“四讲四爱”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的重点,采取调研指导、实地走访、现场查看、群众交流、听取评价等形式,深入了解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和实际效果。在常规动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更多适合本地的自选动作。

  穿插着歌舞表演的现场有奖问答环节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日期?精准扶贫中“两不愁”是什么?“三个义务”具体是什么?主持人每提出一个问题,在场群众就举手跃跃欲试。尼木县群众们大多已经对这些知识有了一定了解,有奖问答结束时,很多群众手里都拿着奖品。

  精神文明的力量毋庸置疑。目标已明确,路径已明晰,下一步,尼木县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一主线,因地制宜搞宣讲、创新载体抓实践、结合实际建制度、拓宽领域树典型,为尼木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和基层基础。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