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三八红旗手”——轮祖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时间: 2020-04-10
轮祖,1961年出生在那曲地区聂荣县。1991年,轮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4年,聂荣县达众乡14村组建后,轮祖被选为村妇女主任。为了组织和带动全村妇女治穷致富,轮祖更加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制订了学习计划,不断刻苦学习。她经常到县妇联找一些资料、宣传册,如《妇女权益保障法》、妇女儿童保健常识等,她先自己学,然后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组织村里的妇女们学习。一位妇女曾好奇地问轮祖:“是不是《妇女权益保障法》能让我们不挨男人们的拳头?”轮祖严肃地说:“对呀,如果你的丈夫经常揍你的话,你可以告他虐待罪。”她还组织全村妇女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系列活动。轮祖将这些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有力地推动了14村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由于受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当地妇女一直认为外出挣钱是男人的事,很少有妇女愿意参与劳务输出。她经常给村党支部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并在她的努力下,大部分妇女投入到劳务输出和畜产品、奶制品销售等行业。该村妇女成为致富路上的主力军。
1995年10月29日,在那曲地区聂荣县城南公路上,一位叫阿布的两岁半小男孩正在开心地玩耍。此时,一辆吉普车正摇摇晃晃地从小阿布前面的斜坡朝下驶来。当司机发现小阿布的时候,他狠命地踩着刹车,但刹车失灵了,车子如脱缰的野马向前飞奔。司机一脸惊恐,豆大的汗珠在额头滚动,他痛苦地闭上眼睛,不敢看那即将发生的一幕。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怀有身孕的轮祖刚刚从商店出来,一眼看见了这可怕的情形,她健步冲上去伸手抓小阿布,可小阿布身子一歪没有抓住。眼看着车轮就要从阿布小小的身躯碾过,轮祖再次伸出双手,一把抢住小阿布并顺势推了出去。此时,轮祖觉得腰腹部被猛然一击,剧痛难忍,她两眼一黑,无力地倒了下去,一股殷红的献血从轮祖身上流出,那张原本红润的脸一下变得惨白,她昏迷过去,被群众送到那曲地区人民医院救治。轮祖受到重创,导致腹中四个多月的胎儿流产,髋骨严重骨折……。
轮祖哭了,哭得很伤心,失去亲子的哀痛,只有做母亲的才体会得到。看着神情凄切的轮祖,在场所有人无不为之落泪。但轮祖擦擦眼泪,拉着闻讯赶来的阿布父母的手问:“孩子没事吧?”此时,阿布的妈妈早已哭成一个泪人,她说: “你放心,孩子很好。”轮祖含着眼泪笑了。小阿布的父亲是个忠厚的老实人,他把一袋大米放在轮祖的病房,嗫嚅半天才说:“阿佳啦,你是阿布的救命恩人,也是我们的恩人,我们没有什么报答你的,就让阿布的阿妈伺候你吧。我们要看着你好起来,要亲手伺候你站起来,不然,我们一辈子心里都不会安宁的。”轮祖平静地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我不后悔,你们回去好好照顾孩子吧,我会好起来的。”轮祖受伤的消息传到村里后,全村的人都去看望她,没有车,大家就步行到聂荣县,再从聂荣县坐车到那曲市人民医院,为轮祖捎去糌粑、酥油,乡亲们用自己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轮祖的感激和祝福。
轮祖始终有一副助人为乐的“热心肠”。每年她都会拿出工资的20%帮助贫困牧民修建住房。当有人问她,你这样舍小家、顾大家值得吗?轮祖反问道,“我的第二次生命和今天幸福生活都是党和人民群众给的,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党、回报人民群众,你说值不值得?”一名平凡的牧区妇女,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对她如此尊敬和爱戴?正是因为她的心里始终装着别人,自己也就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人们的心中。
1995年11月12日,中共聂荣县委授予轮祖“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12月7日,那曲地区妇女联合会授予轮祖“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1996年3月19日,那曲地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轮祖“妇女儿童先进个人”称号;4月10日,西藏自治区妇女联合会授予轮祖“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西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区地方志办公室)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