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雪域高原插上腾飞的翅膀—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支持西藏电力发展掠影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时间: 2014-08-21
图为青藏直流联网输电线路。
日前,川藏联网工程进展顺利,预计2014年底可以建成投产。 图为施工人员在高空开展导线紧线作业。
图为西藏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在建设珠峰10千伏输电线路。
2007年,国家电网公司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组建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并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西藏电力建设发展会谈纪要》和《关于共同推进西藏自治区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建设会谈纪要》,成为西藏电力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特别是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国家电网公司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的大局出发,积极履行中央企业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主动践行“四个服务”,加大援藏工作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支持西藏电力发展的政策措施,使西藏电力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截至2013年底,西藏地市电网总装机容量111.24万千瓦,是2007年43.59万千瓦的2.55倍;年发电量23.27亿千瓦时,是2007年14.85亿千瓦时的1.57倍;年售电量25.87亿千瓦时,是2007年12.42亿千瓦时的2.08倍;全社会用电量30.65亿千瓦时,是2007年14.85亿千瓦时的2.06倍;建成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4420.27公里,是2007年1850.51公里的2.39倍;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353.61万千伏安(含青藏直流拉萨换流站变电容量60万千伏安),是2007年58.30万千伏安的6.07倍;电网覆盖人口达到202.31万人,是2007年93万人的2.18倍。
加快电网跨越式发展——
供电保障能力和优质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
2007年至今,是西藏电力历史上发展最快、投资规模最大、成效最明显的时期,电网累计投资186.77亿元,资产总额从2007年的94.6亿元增加到241.52亿元。其中,仅2013年电网投资规模相当于“十一五”期间电网投资的总额。以青藏联网、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为标志的重点工程正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改善西藏各族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工程,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增加西藏电力供给。它的建成投运结束了西藏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使藏中电网与全国电网实现了联网,极大地缓解了藏中电网缺电矛盾,为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截至2014年7月,青藏直流输电线路已向西藏输送电20.31亿千瓦时,送电量占工程投运以来藏中电网总供电量22.29%,特别是在冬春枯水季节,通过青藏联网工程输送的电量目前已占藏中电网总供电量的近50%,极大地保证了我区各族人民群众冬春季节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为进一步增强拉萨与林芝、日喀则等地市的电网联络,国家电网公司加强电网科学规划和发展建设,先后建成了220千伏曲哥、乃琼、夺底、多林、墨竹工卡等输变电工程,东联林芝、西至日喀则,围绕拉萨地区形成了220千伏环形网络,实现了藏中电网电压等级由110千伏向220千伏的升级,藏中电网区域之间供电交换能力显著加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截至2013年底,全区地市以上电网共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41座,变电容量353.61万千伏安。其中,220千伏变电站5座,变电容量135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35座,变电容量158.61万千伏安。
被誉为第二条“电力天路”的川藏联网工程2014年正式开工建设,是又一项穿越高寒、高海拔地区的重大输变电工程,将在今年年底建成投运,实现昌都电网与四川电网联网,结束昌都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不仅为昌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条件,而且对推动昌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条件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西藏电网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电网资源配置能力的不断加强,有力促进了电网安全可靠供电能力与优质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
服务民生成效显著——
主电网覆盖将增至58个县
根据《关于共同推进西藏自治区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建设会谈纪要》精神,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启动了西藏地市电网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建设,不断延伸拓展电网覆盖供电区域,并按照国家“十二五”期间“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的部署,进一步加强西藏无电地区统筹与规划,与自治区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加快推进西藏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的协议》,加快推进西藏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全面提速,组织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截至2013年底,通过实施 “户户通电”工程、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西藏主电网覆盖范围已达到45个县,解决和改善了47万户、202万人的用电问题。到“十二五”末,西藏主电网覆盖范围将从32个县扩大到58个县,增加供电人口55万人,有效解决和改善218万人的用电问题。
针对西藏农村电网网架结构薄弱、供电保障能力差、经营困难等问题,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面启动西藏农电代管工作,充分发挥管理、技术、人才和援藏优势,加强对农电企业的管理和指导,不断提高农电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供电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农牧区经济发展、惠及农牧民群众。到“十二五”末,国家电网公司将完成对西藏58个县农电企业的全面代管。
持续加大对西藏电力支持力度——
加快高原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国网西藏电力成立以来,国家电网公司不断加大对西藏电力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先后为西藏公司发展注资20多亿元,有效解决了电力生产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资金短缺困难。
国家电网公司按照干部援藏带动资金、技术、项目、智力援藏的工作思路,作出了创新思维、拓宽视野、加大干部支援力度的工作安排,积极开展“结对子、一帮一”等方式的帮扶。通过多种方式持续加大了对青藏联网工程建设与运行维护、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农电代管、川藏联网工程建设等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专项技术帮扶和专业管理帮扶力度。自2007年以来,先后选派了 5名任职干部、24名挂职干部和867名帮扶专家进藏工作,极大地缓解了西藏公司人才短缺困难,为西藏公司体制机制改革、经营管理、电网建设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工作给予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与此同时,国家电网公司还从战略发展的高度,组织选派西藏电力公司各级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岗位的100多人次,赴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和内地电力公司开展岗位交流培训和挂职锻炼,为西藏电力培养生产技术、经营管理骨干,不断提升了西藏公司人才队伍素质。
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
将为西藏电力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在特高压关键技术、设备研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多个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工程成功投运并安全运行,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理念和技术标准。西藏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全区水电技术可开发容量为1.4亿千瓦,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可开发容量约5亿千瓦,是国家确立的“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藏电外送”对优化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将西藏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改善高原环境生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为进一步促进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近期国家电网公司加大了西藏水电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及外送研究,从电源开发时序、电网平台构建以及外送通道组织等各方面进行全局的规划统筹,加快将西藏电网建设成特高压“三华电网”的重要送端。未来几年,“藏电外送”将大大提速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藏中电网将通过500千伏输电通道实现与昌都电网同步联网,为雅江中游水电及藏中地区光伏等新能源提供外送通道。预计到2020年,“藏电外送”规模将超过1000万千瓦,将依托特高压大容量输电通道,实现外送和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