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在世界屋脊的丰碑—写在对口援藏20周年之际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时间: 2014-08-25

  本报编辑部

  (一)中南海深情关怀的目光时刻驻留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始终关注着世界屋脊,党中央从战略高度重视支持西藏发展。

  万里江山多锦绣,一枝一叶总关情。雪域高原沧桑巨变,西藏发展伟大跨越,无不凝结着党中央的深情关怀和特殊关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始终深切关怀西藏各族人民,始终把西藏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在这块12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上倾注了大量心血。

  当历史的车轮前进到20世纪50年代时,西藏仍然维持着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广大西藏劳苦大众遭受着历史上罕见的剥削和压迫。

  从发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号召到确立立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从《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到提出关于西藏工作“慎重稳进”的指导思想,从民主改革基本完成到“稳定发展”的工作要求,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先后作出进军西藏、和平解放、平息叛乱、民主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开创了西藏历史的新纪元。

  时光流逝,深情如一。从“关键是看怎样对西藏人民有利,怎样才能使西藏很快发展起来,在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走进前列”的衡量西藏工作标准的著名论断,到22年前深圳湾畔“锦绣中华”微缩景区的“布达拉宫”前合影;从1980年、1984年中央两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到推动西藏的拨乱反正、休养生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为西藏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开创了西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岁月更替,情意更浓。从确立西藏工作的十条方针到“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思想,从1989年10月的《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西藏工作会议纪要》到中央第三次、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全国支援西藏的战略决策,促进西藏从加快发展走向了跨越式发展,从基本稳定走向了长治久安。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治藏方略,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对西藏发展稳定提出了新的指导意见。从2005年7月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到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从进一步明确援藏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到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大大缓解了西藏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制约,使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发展路子越走越宽,不断开创了西藏工作的新局面。

  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党的十八大经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情系西藏,关爱西藏各族人民,高瞻远嘱、审时度势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努力实现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的重要指示,高度概括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强调,要“努力让西藏各族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俞正声主席提出要坚持“依法治藏、长期建藏、争取人心、夯实基础”。这一切,无不凝结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科学把握和战略思考,集中体现了中央关于推进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西藏各族人民的特殊关爱,进一步明确了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对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伟业必将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西藏各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让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让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让西藏各族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英明的决策,深切的关怀,激励着高原300万各族儿女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行。

  (二)有一种力量,始终推动西藏不断前行。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党中央高度关注,全国各地倾情援助,西藏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从慎重稳进到稳定发展,从休养生息到加快发展,再到跨越式发展,从基本稳定到长治久安,再到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不同历史时期,党中央适时提出不同的方针政策,为西藏发展指引方向,引领“西藏号”巨轮破浪前行。

  历史,不会忘记——和平解放初期,国务院于1955年颁布《关于帮助西藏地方建设事项的决定》,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程给予全力支持,为西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史,不会忘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央先后5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对口援藏”政策,明确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式,确定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思想,明确提出在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

  历史,不会忘记——43、62、117、188、226,中央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关乎西藏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援建项目,一批又一批重点工程的建成投入使用,助力西藏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历史,不会忘记——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要求,对口支援省市每年拿出地方可支配收入的千分之一支持西藏,提出政策之多、投入资金之多、援建力度之大,在西藏历史上前所未有。

  20年,中南海深情关怀的目光一如既往;20年,全国人民无私援助的步履铿锵有力。目前,全国共有17个省市、17家中央企业、70个中央国家部委,倾情对口支援西藏发展。

  20年来,各对口援藏省市、国家部委和企业先后选派7批次、6000多名优秀干部和人才进藏工作,投入援藏资金260亿元,实施援藏项目7000多个。一批批援藏干部、一个个援藏项目、一笔笔援藏资金,犹如金秋硕果,挂满了雪域高原,加快了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步伐,为西藏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注入了强大动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对口援藏已成为国家投资的重要补充。中央援建项目主要投向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项目,对口援藏则主要面向城镇建设、民生改善、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有力推动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

  对口援藏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对口援藏扶持了一大批西藏龙头企业、支柱产业,正从单纯的项目建设、投钱“输血”向培植财源、增强“造血”转变,切实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

  对口援藏已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想方设法帮助农牧民增收致富,各援建单位不遗余力,正是对口援藏改善了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农牧民安居乐业步伐,拓宽了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使高原儿女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对口援藏已成为合作交流的重要纽带。青稞啤酒、5100冰川矿泉水成功打入内地和国际市场……

  对口援藏正从无偿支援向多层次、全方位合作转变,实现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实现了从单向援助到双向共赢的华丽转身。

  从43、62、117到188、226,从6000多名援藏干部到260亿援藏资金、7000多个援藏项目,西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令世人瞩目。

  她的发展起点如此之低,基础设施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乃至其他民族地区;可她的发展步伐为什么如此之快、发展动力为什么如此之强,正是对口援藏的强大引擎推动了西藏发展展翅翱翔。

  (三)伟大的成就源自伟大的创举。正是对口援藏这一英明的决策,实现了西藏发展的伟大跨越,创造了令世人赞叹的“西藏速度”。

  20年,历史长河一瞬,20年,雪域高原巨变。经济总量从1993年的37亿元跃升至2013年的807亿元,增长近22倍,连续20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财政收入由1.56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10.4亿元,增长70多倍,年均增长23.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78元,是1993年的9.3倍,“西藏速度”令世界瞩目,西藏崛起令国人骄傲。

  20年的岁月,刻下了雪域高原令人惊羡的沧桑巨变。20年间,从首府拉萨到三江流域,从羌塘草原到西藏江南,从狮泉河畔到珠穆朗玛,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建设高潮,奏响了西藏发展稳定的时代强音。

  20年间,各对口援藏单位坚持把干部人才援藏放在首位,援藏工作覆盖了西藏74个县(市、区)和区、地(市)主要部门。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来到雪域高原,不畏艰难困苦、甘于牺牲奉献,用火热的青春投身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伟大实践,为西藏党员干部队伍树立了学习榜样、补充了新鲜血液、增添了重要力量。

  20年间,对口援藏犹如春风送暖为雪域高原带来了巨大变化。各对口援藏单位坚持把推动经济发展作为援藏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用好用活中央赋予西藏的特殊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受援地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坚持西藏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实施了一大批援藏项目,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20年间,广大援藏干部用大爱之情、关爱之举温润着高原300万各族儿女。他们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援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援藏资金“两个倾斜”,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有效改变了西藏农牧区面貌,提高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

  20年间,广大援藏干部用共同团结奋斗的汗水浇灌的民族团结之花更加璀璨绚丽。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个离不开”思想,与各族群众亲如一家、打成一片,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维护民族团结、维护边疆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开创了西藏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的好局面。

  20年的对口援藏经验弥足珍贵,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西藏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竭诚帮助,离不开全区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顽强拼搏。

  乘着对口援藏的东风,承载20年前进的脚步,西藏的发展已然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成功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

  这是一张十分清晰的发展时间表:到2015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这是一张十分明确的发展路线图:“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努力实现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加快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确保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把西藏推向了一个发展稳定的崭新阶段。

  雪山霞光万丈,雄鹰展翅翱翔。20年对口援藏的英明决策,20年发展的伟大跨越,西藏正在从加快发展走向跨越式发展,从相对封闭走向全面开放,从基本小康走向全面小康。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援助下,西藏一定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更加辉煌的时代乐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新闻中心 信息公开 党的建设 部门动态 地市动态 民族团结 援藏专栏 视频中心 资料库 西藏党史 党报党刊
首页>援藏专栏>援藏成果
矗立在世界屋脊的丰碑—写在对口援藏20周年之际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5日

  本报编辑部

  (一)中南海深情关怀的目光时刻驻留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始终关注着世界屋脊,党中央从战略高度重视支持西藏发展。

  万里江山多锦绣,一枝一叶总关情。雪域高原沧桑巨变,西藏发展伟大跨越,无不凝结着党中央的深情关怀和特殊关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始终深切关怀西藏各族人民,始终把西藏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在这块12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上倾注了大量心血。

  当历史的车轮前进到20世纪50年代时,西藏仍然维持着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广大西藏劳苦大众遭受着历史上罕见的剥削和压迫。

  从发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号召到确立立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从《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到提出关于西藏工作“慎重稳进”的指导思想,从民主改革基本完成到“稳定发展”的工作要求,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先后作出进军西藏、和平解放、平息叛乱、民主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开创了西藏历史的新纪元。

  时光流逝,深情如一。从“关键是看怎样对西藏人民有利,怎样才能使西藏很快发展起来,在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走进前列”的衡量西藏工作标准的著名论断,到22年前深圳湾畔“锦绣中华”微缩景区的“布达拉宫”前合影;从1980年、1984年中央两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到推动西藏的拨乱反正、休养生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为西藏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开创了西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岁月更替,情意更浓。从确立西藏工作的十条方针到“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思想,从1989年10月的《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西藏工作会议纪要》到中央第三次、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全国支援西藏的战略决策,促进西藏从加快发展走向了跨越式发展,从基本稳定走向了长治久安。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治藏方略,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对西藏发展稳定提出了新的指导意见。从2005年7月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到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从进一步明确援藏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到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大大缓解了西藏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制约,使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发展路子越走越宽,不断开创了西藏工作的新局面。

  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党的十八大经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情系西藏,关爱西藏各族人民,高瞻远嘱、审时度势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努力实现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的重要指示,高度概括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强调,要“努力让西藏各族群众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俞正声主席提出要坚持“依法治藏、长期建藏、争取人心、夯实基础”。这一切,无不凝结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科学把握和战略思考,集中体现了中央关于推进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西藏各族人民的特殊关爱,进一步明确了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对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伟业必将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西藏各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让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让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让西藏各族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英明的决策,深切的关怀,激励着高原300万各族儿女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行。

  (二)有一种力量,始终推动西藏不断前行。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党中央高度关注,全国各地倾情援助,西藏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从慎重稳进到稳定发展,从休养生息到加快发展,再到跨越式发展,从基本稳定到长治久安,再到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不同历史时期,党中央适时提出不同的方针政策,为西藏发展指引方向,引领“西藏号”巨轮破浪前行。

  历史,不会忘记——和平解放初期,国务院于1955年颁布《关于帮助西藏地方建设事项的决定》,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程给予全力支持,为西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史,不会忘记——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央先后5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对口援藏”政策,明确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方式,确定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思想,明确提出在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

  历史,不会忘记——43、62、117、188、226,中央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关乎西藏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援建项目,一批又一批重点工程的建成投入使用,助力西藏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历史,不会忘记——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要求,对口支援省市每年拿出地方可支配收入的千分之一支持西藏,提出政策之多、投入资金之多、援建力度之大,在西藏历史上前所未有。

  20年,中南海深情关怀的目光一如既往;20年,全国人民无私援助的步履铿锵有力。目前,全国共有17个省市、17家中央企业、70个中央国家部委,倾情对口支援西藏发展。

  20年来,各对口援藏省市、国家部委和企业先后选派7批次、6000多名优秀干部和人才进藏工作,投入援藏资金260亿元,实施援藏项目7000多个。一批批援藏干部、一个个援藏项目、一笔笔援藏资金,犹如金秋硕果,挂满了雪域高原,加快了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步伐,为西藏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注入了强大动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对口援藏已成为国家投资的重要补充。中央援建项目主要投向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项目,对口援藏则主要面向城镇建设、民生改善、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有力推动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

  对口援藏已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对口援藏扶持了一大批西藏龙头企业、支柱产业,正从单纯的项目建设、投钱“输血”向培植财源、增强“造血”转变,切实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

  对口援藏已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想方设法帮助农牧民增收致富,各援建单位不遗余力,正是对口援藏改善了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农牧民安居乐业步伐,拓宽了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使高原儿女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对口援藏已成为合作交流的重要纽带。青稞啤酒、5100冰川矿泉水成功打入内地和国际市场……

  对口援藏正从无偿支援向多层次、全方位合作转变,实现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实现了从单向援助到双向共赢的华丽转身。

  从43、62、117到188、226,从6000多名援藏干部到260亿援藏资金、7000多个援藏项目,西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令世人瞩目。

  她的发展起点如此之低,基础设施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乃至其他民族地区;可她的发展步伐为什么如此之快、发展动力为什么如此之强,正是对口援藏的强大引擎推动了西藏发展展翅翱翔。

  (三)伟大的成就源自伟大的创举。正是对口援藏这一英明的决策,实现了西藏发展的伟大跨越,创造了令世人赞叹的“西藏速度”。

  20年,历史长河一瞬,20年,雪域高原巨变。经济总量从1993年的37亿元跃升至2013年的807亿元,增长近22倍,连续20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财政收入由1.56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10.4亿元,增长70多倍,年均增长23.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78元,是1993年的9.3倍,“西藏速度”令世界瞩目,西藏崛起令国人骄傲。

  20年的岁月,刻下了雪域高原令人惊羡的沧桑巨变。20年间,从首府拉萨到三江流域,从羌塘草原到西藏江南,从狮泉河畔到珠穆朗玛,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建设高潮,奏响了西藏发展稳定的时代强音。

  20年间,各对口援藏单位坚持把干部人才援藏放在首位,援藏工作覆盖了西藏74个县(市、区)和区、地(市)主要部门。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来到雪域高原,不畏艰难困苦、甘于牺牲奉献,用火热的青春投身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伟大实践,为西藏党员干部队伍树立了学习榜样、补充了新鲜血液、增添了重要力量。

  20年间,对口援藏犹如春风送暖为雪域高原带来了巨大变化。各对口援藏单位坚持把推动经济发展作为援藏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用好用活中央赋予西藏的特殊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受援地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坚持西藏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实施了一大批援藏项目,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20年间,广大援藏干部用大爱之情、关爱之举温润着高原300万各族儿女。他们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援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援藏资金“两个倾斜”,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有效改变了西藏农牧区面貌,提高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

  20年间,广大援藏干部用共同团结奋斗的汗水浇灌的民族团结之花更加璀璨绚丽。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个离不开”思想,与各族群众亲如一家、打成一片,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维护民族团结、维护边疆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开创了西藏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的好局面。

  20年的对口援藏经验弥足珍贵,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西藏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竭诚帮助,离不开全区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顽强拼搏。

  乘着对口援藏的东风,承载20年前进的脚步,西藏的发展已然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成功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

  这是一张十分清晰的发展时间表:到2015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这是一张十分明确的发展路线图:“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努力实现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加快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确保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把西藏推向了一个发展稳定的崭新阶段。

  雪山霞光万丈,雄鹰展翅翱翔。20年对口援藏的英明决策,20年发展的伟大跨越,西藏正在从加快发展走向跨越式发展,从相对封闭走向全面开放,从基本小康走向全面小康。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援助下,西藏一定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更加辉煌的时代乐章!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