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援藏医疗队组团帮扶护健康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时间: 2020-08-17

  “山东援藏医疗队的老师们来了之后,我们的门诊量同比增长35.43%,出院人次同比增长46.05%,手术台次由原来每月不足5台次增长到每月超过30台次,门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6.43%,住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82%。”谈起山东援藏医疗队进驻以来取得的成效,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多吉洛旦赞不绝口,山东援藏医疗队为妇幼保健院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

  2019年7月1日,山东省抽调7名医疗技术、医院管理专家加入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队伍,对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组团式帮扶。进藏以来,援藏医疗队针对受援单位底子薄、人员少、机构缺、能力弱的现状,准确把握“输血”和“造血”关系,理清帮扶思路,找准难点痛点,从管理、技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和医院精神树立等五个方面对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帮扶,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各项指标得到极大改善,医院接诊能力和业务收入明显提升。

  狠抓制度建设和科室建设两个关键点。制定医院章程,搞好顶层设计,逐步完善党支部会议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完善医疗、护理、行政管理等制度,完善业务科室流程、规范和相关岗位职责。截至目前,已制定行政管理制度7项、医疗护理制度62项、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15项,以及相关业务职责、流程30余项,逐步完善四大部设置,医院运转初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充分发挥援藏专家技术优势,拓展疾病诊疗种类,提升业务水平。创建了可做6大类69种儿外科手术的儿外科,填补了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空白,结束了日喀则市没有儿外科的历史;妇产科诊疗科目由单纯的生理产科扩大至病理产科和妇科常见病;手术麻醉由原来单一的局部麻醉拓展到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静脉全身麻醉以及PCIA术后镇痛技术等,有效满足了医院临床妇产科及小儿外科手术需求,减轻了病人围术期痛苦;儿科开设了儿科病房,细化完善了儿童保健、计划免疫等业务,开展了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业务,解决了新生儿采血难题;超声检查步骤、扫查顺序、测量方法得到规范,新增超声检查项目5项,为守护妇幼健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牢牢把握“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严格落实18项医疗核心制度,制定了《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医德医风和医疗质量考评表》,设立了门诊和住院病人意见箱,累计收到182份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医疗关键环节和流程实施改造,从抗菌药物管理、医德医风等方面强化质量考核,切实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不断筑牢医疗安全防线。制定医师岗位职责,探索实行医务人员对住院病人“责任制”管理模式,实施中高级职称人员分组协作机制。制定护理质控标准,推行优质护理服务,严格消毒隔离、护理文书、病区管理、急救药品管理、护理安全、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等督导检查,促进护理质量不断提升。对照院感要求,调整产房布局,建立产房工作规章制度10条,理顺产房流程6项,规范产房各种检查观察记录表23个;加强门诊力量,实行中高级职称及科主任定期坐诊,解决门诊疑难问题,保证诊疗质量。

  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采取引进人才、全员培训、带教骨干三项措施,改变医院人才匮乏困境。对各科室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招聘医护人员15名,占目前全院在岗职工的20%,以援藏医疗队为主对新职工进行入职培训;采取专业对口方式,由各援藏专家对所在科室业务人员定期进行全员培训,截至3月底,已累计开展各类各项培训100余课时,受训人员920余人次;采取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一对一、手把手等方式对医院后备骨干力量进行带教,共确定带教骨干12人,覆盖妇产、儿保、儿外、麻醉、超声、护理等业务科室,力争通过3年带教,为医院留下一支 “带不走的医疗队”。

  坚持“扶贫”先“扶志”,针对医院存在的“慵懒散”问题,援藏医疗队坚持从自身做起、靠点滴感化、用行动引领,积极带动当地医护人员培树“自动自发、向上向前、笃学细作、精益求精”的医院精神,抢救危重产妇20余人次,完成各类妇产科手术171台次,接诊5000余人次,完成超声诊断3200余人次。

  (本报记者 王莉 本报通讯员 吴长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新闻中心 信息公开 党的建设 部门动态 地市动态 民族团结 援藏专栏 视频中心 资料库 西藏党史 党报党刊
首页>援藏专栏>援藏成果
山东援藏医疗队组团帮扶护健康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7日

  “山东援藏医疗队的老师们来了之后,我们的门诊量同比增长35.43%,出院人次同比增长46.05%,手术台次由原来每月不足5台次增长到每月超过30台次,门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6.43%,住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82%。”谈起山东援藏医疗队进驻以来取得的成效,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多吉洛旦赞不绝口,山东援藏医疗队为妇幼保健院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

  2019年7月1日,山东省抽调7名医疗技术、医院管理专家加入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队伍,对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组团式帮扶。进藏以来,援藏医疗队针对受援单位底子薄、人员少、机构缺、能力弱的现状,准确把握“输血”和“造血”关系,理清帮扶思路,找准难点痛点,从管理、技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和医院精神树立等五个方面对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帮扶,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各项指标得到极大改善,医院接诊能力和业务收入明显提升。

  狠抓制度建设和科室建设两个关键点。制定医院章程,搞好顶层设计,逐步完善党支部会议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完善医疗、护理、行政管理等制度,完善业务科室流程、规范和相关岗位职责。截至目前,已制定行政管理制度7项、医疗护理制度62项、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15项,以及相关业务职责、流程30余项,逐步完善四大部设置,医院运转初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充分发挥援藏专家技术优势,拓展疾病诊疗种类,提升业务水平。创建了可做6大类69种儿外科手术的儿外科,填补了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空白,结束了日喀则市没有儿外科的历史;妇产科诊疗科目由单纯的生理产科扩大至病理产科和妇科常见病;手术麻醉由原来单一的局部麻醉拓展到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静脉全身麻醉以及PCIA术后镇痛技术等,有效满足了医院临床妇产科及小儿外科手术需求,减轻了病人围术期痛苦;儿科开设了儿科病房,细化完善了儿童保健、计划免疫等业务,开展了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业务,解决了新生儿采血难题;超声检查步骤、扫查顺序、测量方法得到规范,新增超声检查项目5项,为守护妇幼健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牢牢把握“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严格落实18项医疗核心制度,制定了《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医德医风和医疗质量考评表》,设立了门诊和住院病人意见箱,累计收到182份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医疗关键环节和流程实施改造,从抗菌药物管理、医德医风等方面强化质量考核,切实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不断筑牢医疗安全防线。制定医师岗位职责,探索实行医务人员对住院病人“责任制”管理模式,实施中高级职称人员分组协作机制。制定护理质控标准,推行优质护理服务,严格消毒隔离、护理文书、病区管理、急救药品管理、护理安全、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等督导检查,促进护理质量不断提升。对照院感要求,调整产房布局,建立产房工作规章制度10条,理顺产房流程6项,规范产房各种检查观察记录表23个;加强门诊力量,实行中高级职称及科主任定期坐诊,解决门诊疑难问题,保证诊疗质量。

  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采取引进人才、全员培训、带教骨干三项措施,改变医院人才匮乏困境。对各科室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招聘医护人员15名,占目前全院在岗职工的20%,以援藏医疗队为主对新职工进行入职培训;采取专业对口方式,由各援藏专家对所在科室业务人员定期进行全员培训,截至3月底,已累计开展各类各项培训100余课时,受训人员920余人次;采取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一对一、手把手等方式对医院后备骨干力量进行带教,共确定带教骨干12人,覆盖妇产、儿保、儿外、麻醉、超声、护理等业务科室,力争通过3年带教,为医院留下一支 “带不走的医疗队”。

  坚持“扶贫”先“扶志”,针对医院存在的“慵懒散”问题,援藏医疗队坚持从自身做起、靠点滴感化、用行动引领,积极带动当地医护人员培树“自动自发、向上向前、笃学细作、精益求精”的医院精神,抢救危重产妇20余人次,完成各类妇产科手术171台次,接诊5000余人次,完成超声诊断3200余人次。

  (本报记者 王莉 本报通讯员 吴长远)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