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人大 | 自治区政府 | 自治区政协

安徽技术援藏简报第5期(2014.10.8)

来源: 安徽省第二批专业技术援藏工作队 作者: 时间: 2014-10-23

 

安徽技术援藏简报

 

52014.10.8

主办:安徽省第二批专业技术援藏工作队                               

                              

                 

²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领导来藏指导工作

² 安徽省林业厅调研援藏工作、看望援藏干部       

² 安徽省农委代表团在山南考察援藏工作           

² 阜阳市代表团看望慰问援藏医务人员             

² 安徽省卫生厅领导赴藏慰问我省援藏医务人员     

² 安徽省住建厅领导来藏慰问技术援藏干部并考察技术援藏工作  

² 安徽省第二批专业技术援藏工作队召开学习及技术交流会,并举办中秋联欢会 

² 山南地区广播电视台技术援藏人员“传、帮、带”工作见成效 

² 浪卡子县技术援藏人员九月份工作            

² 山南地区交通局技术援藏人员工作受充分肯定      

² 山南地区农牧局技术援藏人员九月份工作          

² 山南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技术援藏人员近期工作 

² 山南地区国土局技术援藏人员九月份工作    

² 山南行之库局乡遇险                     

² 援藏随笔                                 

² 山南美月儿圆 皖援藏 情无边(诗一首)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领导来藏指导工作

82592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皖北办专职副主任殷君伯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韶春的委派,率政策法规处、人事教育处、设计审查处有关负责人,赴西藏山南地区看望、慰问援藏人员李定松、唐德永两位同志。

君伯副主任一行分别与山南地委副书记、安徽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领队张明以及山南地区发改委、错那县发改委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了两位援藏同志在西藏的工作、生活情况,并转达委领导对两位援藏干部的慰问。殷君伯副主任要求省发改委援藏干部继续秉承“务实援藏、科学援藏、奉献援藏、快乐援藏”的理念,积极融入到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西藏人民的欢迎和肯定。殷君伯副主任一行还先后赴山南地区和错那县援藏项目建设工地,深入调研安徽省第五批援建山南地区妇幼保健院工程和错那县错那镇二组统筹城乡示范村建设项目等援藏项目管理、建设情况。 

 

安徽省林业厅调研援藏工作、看望援藏干部  

924日,安徽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程中才率领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赴西藏拉萨参加全国林业援藏工作座谈会。会后,5日—8日,利用中秋假期到山南地区调研林业生态建设,对接援建项目,贯彻落实中央对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全省林业对口援藏工作,代表林业厅向山南地区林业局捐助资金30万元,并看望慰问了林业厅在山南地区林业局工作的2名援藏专业技术干部。山南地区行署副专员黄金城、山南地区林业局局长索朗多吉等陪同调研。         

程中才厅长在调研期间指出,多年来,安徽省林业厅一直把对口援藏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作为政治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通过持续选派优秀援藏干部,不断加大援藏资金力度,为高原地区生态建设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程中才厅长还亲临林业厅两位援藏干部住所,详细了解两位援藏干部在西藏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对援藏干部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他们继续尊敬山南林业局的领导,团结同事;从点滴做起,扎实工作,做出成绩,与山南的同志互帮互助。同时感谢山南地区林业局对安徽省林业厅援藏干部的帮助和培养。              

程中才厅长表示,安徽省林业厅将继续加大援藏工作力度,加强对山南林业的技术援助和资金援助,强化对山南林业工作的人才培训和项目合作,积极参与山南地区生态建设,共同促进山南林业事业发展。                   

调研期间, 程中才厅长还会见了山南地委副书记、安徽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领队张明。             陈一佐

 

安徽省农委代表团在山南考察援藏工作

今年是对口援藏20周年,为了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口支援西藏的有关精神,深化安徽省农委同西藏山南地区农牧业的交流与合作,受安徽省农委主任张华健的委托,912日至14日,安徽省畜牧兽医局局长董卫星率领安徽省农委代表团在西藏山南地区考察,研究如何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山南地委副书记、安徽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领队张明、行署副专员黄金城分别会见了安徽省农委代表团。对安徽省农委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西藏,向安徽省农委表示衷心的感谢。   

913,安徽省农委代表团与山南地区农牧局进行了座谈,山南农牧局书记陈桑主持座谈会并致欢迎词。山南农牧局副局长王爱民介绍了山南地区农牧业概况、安徽援藏项目实施情况、高度评价了安徽援藏干部工作表现以及提出下一步需要对口援藏的具体内容等。                                    

董卫星对山南畜牧业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赞赏,针对山南农牧业下一步更好发展提出建议:一是确定主导产业,做到优势产业突出;二是加强产业化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民增收;三是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现代农牧业。并就具体畜牧援藏工作如建立定期调研机制、液氮生产、藏鸡选育、人才培训等方面做了深入交流。代表安徽省农委向山南地区农牧局现场援助了20万元的农牧业项目发展资金。                          

安徽省农委代表团在藏期间,看望慰问了在山南的部分安徽省第二批援藏技术人才,实地考察了山南奶牛养殖、藏鸡繁育、农作物生产等农牧企业和基地。             唐骏

 

阜阳市代表团看望慰问援藏医务人员  

    2014年9月16,阜阳市政府副秘书长郭景宏、阜阳市卫生局局长党组书记吴荣涛、阜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马杰、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侯广群一行来西藏山南看望慰问阜阳市援藏

的六位医务人员。

17日,代表团和山南卫生局领导召开了座谈会。山南地区卫生局领导介绍了山南地区的经济、卫生和人口发展状况,以及援藏医务人员工作、生活情况。吴局长和马杰院长分别讲话,感谢西藏地方领导对来自阜阳援藏队员工作和生活各方面的关心和指导。代表团的到来,体现了领导对援藏队员的关心,加强了阜阳市和西藏山南地区的交流,也增强了援藏队员更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丁心平、李巍)   

 

安徽省卫生厅领导赴藏慰问

我省援藏医务人员

918,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高俊文一行6人到西藏山南地区慰问我省援藏医务人员。

在拉萨参加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后第二天,

慰问团一行不顾路途疲劳和高原反应,来到山南地区。先后会见了山南地委、安徽省援藏工作队、山南地区行署的负责人,并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会上山南地区卫生局向来藏的安徽省客人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安徽省援藏医务人员在藏期间作出的大量工作予以高度评价。安徽省援藏医务人员代表向卫生厅领导汇报了援藏期间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 

高俊文副厅长提出八条建议。一是贯彻落实中央对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电视电话会议和2014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做好安徽省卫生援藏工作;二是做好援藏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等项目的设计,做到切实可行,行之有效;三是多种方式深化人才培养、专科建设等工作,发挥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按照专科团队有目的、有步骤地推进专科建设;四是医疗技术也要按照团队方式援藏,加强传帮带工作,要让医疗技术能够真正留下来,以每年35个专科整体推进;五是加强资金援助和基础建设,力所能及地给予山南地区大力支持;六是进一步完善工作待遇和生活保障,解除医疗队员的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援藏工作中去;七是希望队员在完成援藏工作的同时要克服高原不适,注意保持身体健康;八是加强援藏的工作总结和资料收集,可以通过成立组织,加强前后队员的沟通交流,提高援藏质量和内涵。

高俊文副厅长并代表安徽省卫计委向山南地区卫生局捐赠了45万元援助资金。  

慰问团一行还前往山南地区疾控中心援藏队员住处,慰问队员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援藏队员一致表示,一定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和省卫计委的重托和全省人民的期望,开拓创新,努力工作,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充分发扬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展示安徽卫生战士的时代风采,开创卫生援藏工作的新局面。

 

安徽省住建厅领导来藏慰问技术援藏干部并考察技术援藏工作

924号至28曰,安徽省住建厅标准定额处李长青副处长、厅人事处刘浩然副处长及中铁四局设计院一行4人来藏,慰问了2014年安徽省建设系统技术援藏同志并考察援藏工作。考察组一行在山南地区和浪卡子县深入基层和现场调研、了解了援藏同志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对张雅菲、潘章健、曹博思三位同志热爱西藏、志在高原、不怕苦累、默默奉献的精神给予高度赞扬与肯定,表示值得大家学习。考察组实地参观了山南地区及浪卡子县的援藏项目工地,对三位援藏同志提出了工作上的具体要求,要求他们在剩下的时间里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发挥各自聪明才智,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安徽技术援藏工作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中铁四局设计院任保华书记、刘保文副院长还与山南地区建筑设计院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业务与技术交流,表示愿意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共同为藏区发展贡献力量。  (曹博思)

 

安徽省第二批专业技术援藏工作队

召开学习及技术交流会,并举办中秋联欢会

97,安徽省第二批技术援藏人员利用中秋节假期,在山南地区召开了“安徽省援藏专业技术人才学习及技术交流会”。来自浪卡子县、措美县、错那县以及山南地区地直单位的援藏队员们共同参加了学习与技术交流。

与会期间,各工作小组组长首先介绍了各组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大家热烈讨论,积极发言,对援藏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半程总结,针对当前对口援藏工作已进入转型的新时期,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调整和理顺工作思路,努力在人才智力援藏上挖掘潜能,寻求突破,遵守政治和组织纪律,确保在岗率,善始善终,一鼓作气,不折不扣地完成援藏任务,共同树立安徽技术援藏人员的良好形象。

山南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务员)局韩红新副局长和地委组织部干部二科马良副科长出席了会议。  

  韩红新副局长肯定了安徽技术援藏队友们的工作热情和对山南经济生活发展做出的贡献,对大家的辛苦付出表示致敬,同时感谢大家的献言献策,希望共同做好下阶段的技术援藏工作。 

马良副科长认真解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表示要把这些问题和意见进行梳理后向上级汇报。            

最后,技术援藏队李定松队长希望大家珍惜援藏时光,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抓紧完成有关工作,继续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注意自身安全,始终如一地做好援藏工作。

当天,援藏队友们举办了中秋联欢会,参与了林卡”聚会,并进行了“定点投篮”等活动。刘震、李巍、冯从敢分别获得“定点投篮”前三名;王翔、巩彦丰,潘章健、张雅菲,邬春华、吕品分别获得“掼蛋”前三名。大家积极踊跃参加集体活动,充分展示了我省技术援藏人才的精神风貌。刁孟超和其他同志积极协调、组织,确保了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  

 

山南广播电视台技术援藏人员

“传、帮、带”工作见成效

邱建川同志是今年安徽广播电视台选派的短期技术援藏干部,分配到山南广播电视台从事电视包装制作工作。

    来到山南以后,邱建川同志牢记技术援藏宗旨,以“传、帮、带”作为工作核心,带领山南广播视台的制作人员学习三维制作技术。在学习过程中,邱建川同志发挥专业知识专业资源特长,传授创意理念、制作技巧,帮助山南电视台制作人员一起克服制作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点。先后指导电视台制作人员完成了“重点工程巡礼”、“援藏20年”、“雅砻文化艺术节” 、“西藏自治区运动会”等片头及宣传片的的制作工作。其中,“重点工程巡礼”、“援藏20年”宣传片是山南地区广播电视台制作人员第一次自己完成的三维片头。邱建川同志通过自己的工作,为山南地区广播电视台培养了电视包装制作人员,为山南地区广播电视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西藏卫视915日西藏新闻联播在“对口援藏力助我区广电事业快发展”专题中,把他作为广电行业技术援藏的代表进行了报道。

    山南电视台在922日山南新闻“援藏20年”栏目中也给予了专门报道。     

 

浪卡子县技术援藏人员九月份工作

周秀云、韦国栋、李巍同志是浪卡子县卫生服务中心技术援藏人员,王平安同志是浪卡子县水利局技术援藏人员,曹博思同志是浪卡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技术援藏人员。他们在9月份的主要工作如下:   

周秀云:九月份结束时是浪卡子县青稞收获农忙季节,在医院妇产科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继续抓紧时间开展适龄妇女的上环、取环手术。本月已完成结扎术8例,上环、取环、人流、药

流及清宫手术十余例。并开展了缩宫素在产程中的应用、高危妊

娠的管理与治疗等技术,以及认真做好查房及带教工作。                                                 

韦国栋:积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向当地同志耐心传授新生儿心肺复苏、喉镜、婴儿保温箱等仪器使用。

李巍:在检验科进一步建立并完善了全自动生化仪和全自动血凝仪的使用,建立了相应的操作规范。建立检验科各种仪器状态使用卡,并向同事们传授仪器使用过程中的定期质控概念。910,在科室向同事做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述”讲座。

王平安: 9月25,浪卡子县总工会、共青团浪卡子县委员会和浪卡子县妇女联合委员会三个单位联合举办了“迎国庆”文体活动。王平安在男子1分钟俯卧撑比赛中完成48次,位列第三名,获得三等奖。其他奖项均由浪卡子县本地参赛选手获得。这种勇于挑战极限、战胜自我的精神值得称赞。

曹博思:在住建局跟当地领导一起下乡到白地乡、普玛江塘乡以及工布学乡等偏远乡镇工地考察乡镇卫生所建设,山路颠簸,路途遥远,经常一出去就是一两天,非常辛苦。其中海拔最高的是普玛江塘乡考察,海拔高达5300多米, 曹博思同志踏实能吃苦的工作作风得到县政府及县委各级领导的认可和好评。

 

山南地区交通局技术援藏人员

工作受充分肯定

近期,我省第二批短期技术援藏队唯一的交通技术援藏人员张翼飞同志组织开展了隆子、加查四座桥的检测,实现了山南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桥梁检测零的突破,尤其是代表公路桥梁检测最高水平的桥梁荷载试验在隆子三座桥的顺利实施,极大的开拓了检测人员视野,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检测中心今后业务拓展打开了新的局面,提高了中心影响力。

入藏以来,张翼飞同志不断思索援藏思路,探求着如何在短短半年时间发挥最大价值,遇到问题很多但时间有限,具体技术的指导只是短期行为,技术在发展终有淘汰,因此援藏思路也要不断大胆创新,在藏期间不仅要做具体的技术指导,更要引进先进的检测观念、发展理念,管理经验,形成技术造血能力。为此张翼飞同志在调研实践的基础上,加强与检测中心领导同事交流,制定了职工考核、分配、培训等多个管理制度及科研技术规划,涉及劳动用工、项目检查、人员考核、技术培训、车辆管理、仪器设备、职工岗位、质量管理、工作程序等多项内容。与此同时,针对缺少桥梁检测设备,张翼飞同志还积极寻求各方帮助,组织南京嘉兆仪器设备公司捐助裂缝观测仪、保护层厚度仪等仪器设备,并计划在未来形成与安徽省公路工程检测中心在项目上的合作和检测人员的交流培养。

 

山南地区农牧局技术援藏人员九月份工作

根据山南地区黄牛殖的实际需要,山南地区农牧局技术援藏人员唐同志在研西藏山南地区黄改牛状的基上,合高寒低氧的特殊地理境和将来奶、肉牛业发趋势撰完成了《山南黄改牛的准化繁育和饲养管理技手册》,全4万字,该书列入今年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农业科技推广教材之一,当前着手藏预计年底藏出版。该书的出版和用,必将当地传统落后的殖方式,整体提升山南乃至西藏地区的黄改牛健康、科学殖水平

 

山南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技术援藏人员近期工作

2014916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一行来地区调研并参观山南地区文化科技展示馆。山南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技术援藏人员张雅菲和规划局的同事详细讲解了泽当城区的历版城市规划、山南地区的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山南地区最新版的城市总规。讲解工作得到胡春华同志的肯定。 

山南地区徽韵文化科技展示馆是在雅砻文化节期间开馆的,城市规划展示厅是整个展示厅的重点。由于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张雅菲和另外两位同事承担起了城市规划展示厅的讲解任务。开馆前,张雅菲和同事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开馆期间,更是放弃了雅砻文化节的假期,坚守工作岗位。开馆的第一天,他们就引导山南地区地委书记其美仁增、行署专员张永泽等地区主要领导人了解城市规划展示厅,向他们具体讲解了山南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并结合沙盘和规划宣传片向领导们展示了泽当发展的美好蓝图。在四天的文化节期间,共向近千名观众进行了讲解。 

 

山南地区国土局技术援藏人员九月份工作

山南地区国土资源局技术援藏人员刘震同志9月份主要工作如下:一是协助审计工作并解释说明《山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与山南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山南地区耕地保有量、山南地区基本农田四者之间相关数据产生差异的原因。二是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通知,准备“山南地区国土资源局第二次土地调查先进集体申报材料”并上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最终确定山南地区国土资源局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先进集体。三是由于前几年乃东县土地整理项目面积上存在误差,故进行乃东县多颇章乡、金鲁居委会、泽当居委会等多处土地校核测量达1000余亩,并整理数据、绘制成图。 

 

西藏行

山南行之库局乡遇险

——罗江涛

6月上旬的一天,我与错那县电视台负责人、记者一道赶往库局乡采访。沿路上,我们体验到崎岖弯弯的山路极其危险。越野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艰难的爬行,放眼望去,山下面是险峻的沟堑,简易的乡级公路仅可供一辆汽车单向行驶,短短80公里的路程,却花费了我们3 4个小时,这一路上可谓是险象环生,让我们嘘叹不止。上午1030分左右,突然从前方山坡上滚落下一块巨石,凶神恶煞般狠狠地挡住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这块巨石足有半吨重,周围还有一些散落的碎石。随着次仁师傅紧急刹车的刺耳声,才把我们从茫然中惊醒。在离巨石不到一米的地方,我们的采访车停了下来。我们这才松了一口气,庆幸躲过了这一劫,真是苍天有眼,有惊无险啊。我们很快下了车,一行五人齐心合力将这块拦路虎推离了道路中央,继续我们的行程。

 

援藏随笔

——江帆

又一次去了沙棘林,盘旋的山路,让不晕车的我也惧怕。快到曲卓木乡,就能看见路边零零落落的一些沙棘树,或依河而长,或伴水而生。越往村里走,所见的沙棘树越粗壮。无数的、苍翠的沙棘树淹没在村子的中间,一进树林,就有一截树桩,细细看去,细如发丝的年轮足有几千轮,无法数清,脚下湿软的泥长着细小的沙棘草,那些粗壮的沙棘树就是从这么微小的小草,历尽了千年的冰霜,经受着高原的寒风,竭力的用它的根须汲取着微弱的水分,长成今天令人惊叹的大树,在一千多年中它见证了西藏的昨天和今天。 
  
无数的西藏人如生长在这片热土的沙棘树一样,坚强而倔强的他们在阳光下、雪山上、神湖边展示着幸福与满足;在青稞地里、油菜田里、水草丰美的草场耕耘着他们的生活,收获着他们的辛勤,并且深深的执着的眷恋着故土。1902年,清光绪28年,英勇而不屈的藏族同胞在江孜的卡罗拉山谱写了一曲抗击英军侵略,保卫祖国领土和主权的英雄篇章。世界最高的自然村,山南地区的浪卡子县的普玛江塘乡措果村,那里的海拔5300米,村民的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岁,但他们却固执地热爱着故乡,守卫着家园,坚强地戍守在与不丹接壤的边境上。而现在大多的在内地求学的藏族青年学子,宁可放弃在内地丰厚的薪酬,而再次投入雪域高原,报效家乡。 
   
沙棘林,藏族同胞,他们在这片贫瘠土地坚强地生活。我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不远万里来到这与家乡的环境截然不同的高原边境小县,思乡,缺氧,但看着这片沙棘林,接触着这些藏族同胞,深深感到只有坚定信念,相信自己,才能做好无私援助,才能完成任务,载誉而归。

 

山南美 月儿圆 皖援藏 情无边

——刁孟超                  

我来自皖南水乡,来到山南,作别了故乡的莺飞伴草长。

我来自皖北平原,来到山南,作别了故乡的小麦与高粱。

我来自省城合肥,来到山南,作别了故乡的庐剧和桂花香。

我来自皖江流域,来到山南,作别了故乡的采石与长江。

多少次午夜梦回,我咬着被角,拭干面颊边淌下的思乡泪水。

多少次面对明月,我低头默想,总有一缕皎洁的银光照进家中的窗帷。

多少次仰望蓝天,我睁大双眼,猜想哪一朵是从故乡飘来的白云。

多少次拿起电话,我紧握听筒,轻轻地说:“妈,今年中秋,我不回”

援助西藏,建设山南是我今生注定的使命,

走进西藏,美化山南是我今生奔放的热情。

安徽来了,西藏笑了,共建美好家园,友谊万岁。

我们来了,山南乐了,合造俊秀故乡,历史铭记。

当水乡的款款秀色,变成了山南的沃野流金,

当皖北的平原肥牛,变成了青藏的广阔无垠,

当省城的庐剧古戏,变成了藏戏的高亢雄浑,

当横断的山河相间,变成了西藏的高山峻岭。

我曾心酸,我曾彷徨,         

但心中更坚定的,             

是对西藏山南地区的热爱与神往。

这里守护中华西南,

这里是华夏甘泉之发祥,

这里有孕育雪域高原吐蕃文明的后土,

这里输送、目睹五千年过往的长风激浪。 

在中秋的明月下,我遥寄点点相思,

在团圆的月饼旁,我将脸颊边的泪水轻拭,

既然终有一天要离开家园,展翅翱翔,   

就让我们至此,对着月光呼唤:         

山南——你是我的第二故乡。           

 

 

撰编:邱建川、张翼飞、孟昭倩、丁美松、江帆、李真、

王平安                              

邮发:张翼飞                              

报送:安徽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援藏办,

      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国土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省交通厅、省农委、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卫生厅、安徽广播电视台、合肥市广播电视台,各相关市委组织部各援藏人员派出单位。   

中共山南地委、行署,地委组织部、人社局,     

错那、措美、浪卡子县委、政府,各受援单位。   

安徽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