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援藏行 终生西藏情——记卫生部第六批援藏干部贺青华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王晶 谢伟 时间: 2012-05-21

  4月13日,风景如画的林芝地区察隅县下察隅镇,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上百名藏族、僜人、汉族群众齐聚下察隅镇卫生院,共同参加华润三九的爱心阳光诊所——下察隅镇卫生院重建奠基仪式。

  就是在这个仪式上,记者见到了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贺青华。他有着和雪域蓝天一样纯洁的笑容,健谈而不做作,而他的一句话让记者的访问增添了分量。

  他对我们说:“一次西藏行,终生西藏情”。 仅仅十个字,却足以震撼我们的心灵。

  艰险当歌,深入基层调研

  2010年7月,贺青华作为卫生部第六批援藏干部,告别了亲人,带着党和人民的重托,踏上了西藏这片神秘而圣洁的土地,成为了西藏自治区卫生系统的一员,开始了为期3年的援藏工作。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他奉行的一项基本工作原则。高原反应、雨雪天气、崎岖山路……恶劣的气候环境没有难倒他在藏开展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在进藏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完成了对我区7个地(市)、40个余县(市、区)、130多个乡村的医疗卫生现状调研。对调研中发现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健全、医疗设施设备十分简陋,以及医疗卫生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基层医护人员执业资格取得难等问题,贺青华及时向卫生厅党组报告、积极协调、向政府主管领导汇报,先后向卫生部提交了3份报告,同时向各方面争取支持。据实直言的他得到了广泛的支持,监督体系建设规划纳入国家规划,乡村执业医师考试纳入国家试点,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保健设备有所改善。

  情系边疆,胸怀大局

  为深入推动卫生援藏工作,贺青华先后考察了林芝、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区,利用实际考察和针对性的帮扶,来推动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在陪同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到林芝地区察隅县考察时,边陲重镇下察隅镇,引起了他的注意。

  “下察隅镇地处中印、中缅边境,全镇16个村,只有一个卫生院,不仅要承担全镇5000多农牧民群众的看病就医任务,还要承担起印度、缅甸边民的涉外就医。无论是从体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还是从改善农牧民看病就医环境方面,把这个卫生院建好都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援藏干部,有责任、有义务,要想尽一切办法一定要把下察隅镇卫生院建好。”贺青华这样说。

  融社会之力,共建爱心平台

  改善医疗环境离不开资金和医疗器械、药品的支持,为了提高下察隅镇的基础医疗环境,实现自己的承诺,贺青华利用节日期间回内地休假的机会,积极向察隅对口支援城市深圳争取援助,并与社会知名企业沟通,争取得到企业的援助。

  从PPT的制作、向企业介绍下察隅镇的卫生情况,再到介绍西藏的风土人情等,每一件事他都事必躬亲、亲力亲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2年3月,在贺青华的沟通协调下,深圳三九医药贸易有限公司与察隅县政府达成共同重建下察隅镇卫生院的协议,为企业开展援藏工作和长期公益活动搭建了一个爱心平台。今年4月,重建的下察隅镇卫生院已经顺利奠基,援助物资将陆续到位。

  鞠躬尽瘁,“我爱你,西藏”

  贺青华进藏前在卫生部已工作20多年,从事过卫生监督工作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黑龙江洪涝灾害发生时、在全球甲型流感流行时,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发生时,他都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工作在卫生工作的第一线。

  作为第六批卫生部援藏干部,他最大的愿望是不负重托、不负众望、不辱使命,能在前几任援藏干部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沿承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使西藏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每每被问及来援藏后不后悔时,贺青华说,选择来援藏是对的,他不后悔,他对这片土地已有了深厚的感情,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说到动情处,他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长长的雅江,高高的珠峰,我只在祖国的西藏见过你,援藏的决策呀做得好英明,我要大声说,我们谢谢你。绿绿的草原,成群的牛羊,援藏的使命永远难忘记,援藏的人民呀工作好甜蜜,我要对你说,我已爱上你,亲爱的西藏我爱你,让我走进你的世界和你在一起,亲爱的西藏我爱你,生生世世为你付出一切,我也愿意……” 

  在他的影响下,在场的干部、群众一起唱起了这首歌,歌声伴随着他的爱久久飘荡在西藏广袤的土地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新闻中心 信息公开 党的建设 部门动态 地市动态 民族团结 援藏专栏 视频中心 资料库 西藏党史 党报党刊
首页>援藏专栏>援藏人物
一次援藏行 终生西藏情——记卫生部第六批援藏干部贺青华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王晶 谢伟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1日

  4月13日,风景如画的林芝地区察隅县下察隅镇,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上百名藏族、僜人、汉族群众齐聚下察隅镇卫生院,共同参加华润三九的爱心阳光诊所——下察隅镇卫生院重建奠基仪式。

  就是在这个仪式上,记者见到了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贺青华。他有着和雪域蓝天一样纯洁的笑容,健谈而不做作,而他的一句话让记者的访问增添了分量。

  他对我们说:“一次西藏行,终生西藏情”。 仅仅十个字,却足以震撼我们的心灵。

  艰险当歌,深入基层调研

  2010年7月,贺青华作为卫生部第六批援藏干部,告别了亲人,带着党和人民的重托,踏上了西藏这片神秘而圣洁的土地,成为了西藏自治区卫生系统的一员,开始了为期3年的援藏工作。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他奉行的一项基本工作原则。高原反应、雨雪天气、崎岖山路……恶劣的气候环境没有难倒他在藏开展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在进藏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完成了对我区7个地(市)、40个余县(市、区)、130多个乡村的医疗卫生现状调研。对调研中发现的医疗卫生机构不健全、医疗设施设备十分简陋,以及医疗卫生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基层医护人员执业资格取得难等问题,贺青华及时向卫生厅党组报告、积极协调、向政府主管领导汇报,先后向卫生部提交了3份报告,同时向各方面争取支持。据实直言的他得到了广泛的支持,监督体系建设规划纳入国家规划,乡村执业医师考试纳入国家试点,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保健设备有所改善。

  情系边疆,胸怀大局

  为深入推动卫生援藏工作,贺青华先后考察了林芝、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区,利用实际考察和针对性的帮扶,来推动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在陪同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到林芝地区察隅县考察时,边陲重镇下察隅镇,引起了他的注意。

  “下察隅镇地处中印、中缅边境,全镇16个村,只有一个卫生院,不仅要承担全镇5000多农牧民群众的看病就医任务,还要承担起印度、缅甸边民的涉外就医。无论是从体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还是从改善农牧民看病就医环境方面,把这个卫生院建好都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援藏干部,有责任、有义务,要想尽一切办法一定要把下察隅镇卫生院建好。”贺青华这样说。

  融社会之力,共建爱心平台

  改善医疗环境离不开资金和医疗器械、药品的支持,为了提高下察隅镇的基础医疗环境,实现自己的承诺,贺青华利用节日期间回内地休假的机会,积极向察隅对口支援城市深圳争取援助,并与社会知名企业沟通,争取得到企业的援助。

  从PPT的制作、向企业介绍下察隅镇的卫生情况,再到介绍西藏的风土人情等,每一件事他都事必躬亲、亲力亲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2年3月,在贺青华的沟通协调下,深圳三九医药贸易有限公司与察隅县政府达成共同重建下察隅镇卫生院的协议,为企业开展援藏工作和长期公益活动搭建了一个爱心平台。今年4月,重建的下察隅镇卫生院已经顺利奠基,援助物资将陆续到位。

  鞠躬尽瘁,“我爱你,西藏”

  贺青华进藏前在卫生部已工作20多年,从事过卫生监督工作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黑龙江洪涝灾害发生时、在全球甲型流感流行时,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发生时,他都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工作在卫生工作的第一线。

  作为第六批卫生部援藏干部,他最大的愿望是不负重托、不负众望、不辱使命,能在前几任援藏干部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沿承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使西藏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每每被问及来援藏后不后悔时,贺青华说,选择来援藏是对的,他不后悔,他对这片土地已有了深厚的感情,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说到动情处,他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长长的雅江,高高的珠峰,我只在祖国的西藏见过你,援藏的决策呀做得好英明,我要大声说,我们谢谢你。绿绿的草原,成群的牛羊,援藏的使命永远难忘记,援藏的人民呀工作好甜蜜,我要对你说,我已爱上你,亲爱的西藏我爱你,让我走进你的世界和你在一起,亲爱的西藏我爱你,生生世世为你付出一切,我也愿意……” 

  在他的影响下,在场的干部、群众一起唱起了这首歌,歌声伴随着他的爱久久飘荡在西藏广袤的土地上。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