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访工布江达县委书记张朝阳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本报记者 王雅慧 通讯员 蒋宗新 时间: 2015-02-01

  “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就是要弘扬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想着群众,成为带领群众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改革稳定的‘主心骨’,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七批援藏干部,工布江达县委书记张朝阳的话掷地有声。

  “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这是张朝阳的座右铭,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张朝阳办公室里摆放了很多法律方面的书籍。他告诉我们,去年,工布江达县提出了“依法治县、优势立县、民生稳基”三位一体的“工布江达县模式”,这其中依法治县是最根本的要素。

  “依法治县—让我们感受到依法治理不是冰冷的,而是温暖的”

  张朝阳表示,创新发展“工布江达县模式”的一年时间里,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特别在“依法治县”中,通过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法制,增强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以法为本的基础上,辅之以情,引导群众合法经营、勤劳致富,达到了惩戒为辅、教育为主的目标,从而构建了情理相辅的工作机制。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们依法治理不是冰冷的,而是温暖的!”

  工布江达县巴河镇邦久村的多吉,曾参与到非法运输当中,经过依法处理,他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多吉告诉记者,按照法律来办事才能真正致富。现在,他自发组织邻居以及亲朋好友学习法律,对法律知识和国家政策有了进一步了解。2014年,再次加入运输业的多吉,收入达到了7万多元。张朝阳说:“在民族地区,推进依法治理,更要把群众放在心里记在心头,做民族团结的引领者、示范者、推动者,只有各民族团结奋斗,我们的事业才能事半功倍。”

  “优势立县——发展就要大胆更要科学,就要扭住牛鼻子”

  张朝阳认为,在经济建设中,更需要我们从基础性工作做起,从事关群众长远利益的事情做起,既谋一时,更谋长远。抓住自己的比较优势,找准‘七寸’,扭住发展的‘牛鼻子’,市场要素便会主动聚集,激发出较大的后发优势,推动可持续发展。

  一年多来,张朝阳带领他的队伍立足资源优势,培育特色品牌,通过挖掘、利用旅游业和农牧业特色资源,在注重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不断培育壮大产业品牌,整合全县人力物力财力,在基础建设、产业培育、公共配套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走出了一条“优势立县”的特色之路。

  2014年,工布江达县错高乡错高村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和“2014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在谈及此事时,张朝阳倍感欣慰,对该村的发展满是憧憬。错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布次仁激动地说:“张书记很有远见,古村落保护下来了,我们吃旅游饭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新村建设也将开始了,我们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民生稳基——以自己的辛勤付出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作为全区18个区定贫困县的第一个脱贫县,工布江达县制定了三年扶贫工作计划,为贫困户量身打造脱贫的“金钥匙”,不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变“输血”为“造血”,确保全县80%贫困户稳定脱贫,努力创建“全国扶贫先进县”。

  据了解,该县娘蒲乡尼木朗村群众想建砂石场和制砖厂致富,张朝阳得知后,协调从县扶贫基金中投入90万元,村里自筹90万元,开办了制砖厂。45户贫困户以劳力入股,企业一年利润40万左右,10%给贫困户,20%留给集体,70%集体分红,全乡大部分贫困户找到了脱贫路。

  2014年,工布江达县所有收入在2300元以下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下一步我们要拓宽扶贫渠道、延伸扶贫内涵。”张朝阳信心满满地说。

  “情注高原——今天更要坚持和发扬焦裕禄精神”

  张朝阳是福建省第六批援藏干部,在临近撤离的时候,张朝阳选择了再留三年。“兰考县在当时条件那么艰苦,焦裕禄同志从没想过退缩,之所以留在西藏再干三年,就是‘真情、感动、责任’六个字,是这里的干部群众鼓舞着、激励着我,是这项为之奋斗的事业,让我割舍不下。”张朝阳说。

  2013年,福建省第七批援藏干部进藏伊始,张朝阳就提出了感情援藏的理念。一年多来,他几乎走遍全县所有的大山深沟,村村落落,调研走访了全县所有的行政村,慰问群众500多户,经常前往海拔5000米以上的乡村牧场开展工作,失眠、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刻折磨着他,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虽然体质下降了,但毅力更加坚强了;回家少了,但民族感情更加深厚了。他和他的队友更是严守纪律,与群众同甘共苦,用实际行动践行援藏承诺,用工布江达各族群众的话说,他们就是工布江达人。

  “援藏是神圣的使命,是无言的大爱,更是人生砥砺品质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张朝阳这样总结他的援藏路。

  真诚、为民、务实、清廉,这就是张朝阳对“焦裕禄精神”的诠释。这位闽南汉子活跃在雪山圣湖间,把真情洒在雪域高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新闻中心 信息公开 党的建设 部门动态 地市动态 民族团结 援藏专栏 视频中心 资料库 西藏党史 党报党刊
首页>援藏专栏>援藏人物
“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访工布江达县委书记张朝阳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雅慧 通讯员 蒋宗新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01日

  “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就是要弘扬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想着群众,成为带领群众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改革稳定的‘主心骨’,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七批援藏干部,工布江达县委书记张朝阳的话掷地有声。

  “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这是张朝阳的座右铭,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张朝阳办公室里摆放了很多法律方面的书籍。他告诉我们,去年,工布江达县提出了“依法治县、优势立县、民生稳基”三位一体的“工布江达县模式”,这其中依法治县是最根本的要素。

  “依法治县—让我们感受到依法治理不是冰冷的,而是温暖的”

  张朝阳表示,创新发展“工布江达县模式”的一年时间里,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特别在“依法治县”中,通过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法制,增强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以法为本的基础上,辅之以情,引导群众合法经营、勤劳致富,达到了惩戒为辅、教育为主的目标,从而构建了情理相辅的工作机制。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们依法治理不是冰冷的,而是温暖的!”

  工布江达县巴河镇邦久村的多吉,曾参与到非法运输当中,经过依法处理,他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多吉告诉记者,按照法律来办事才能真正致富。现在,他自发组织邻居以及亲朋好友学习法律,对法律知识和国家政策有了进一步了解。2014年,再次加入运输业的多吉,收入达到了7万多元。张朝阳说:“在民族地区,推进依法治理,更要把群众放在心里记在心头,做民族团结的引领者、示范者、推动者,只有各民族团结奋斗,我们的事业才能事半功倍。”

  “优势立县——发展就要大胆更要科学,就要扭住牛鼻子”

  张朝阳认为,在经济建设中,更需要我们从基础性工作做起,从事关群众长远利益的事情做起,既谋一时,更谋长远。抓住自己的比较优势,找准‘七寸’,扭住发展的‘牛鼻子’,市场要素便会主动聚集,激发出较大的后发优势,推动可持续发展。

  一年多来,张朝阳带领他的队伍立足资源优势,培育特色品牌,通过挖掘、利用旅游业和农牧业特色资源,在注重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不断培育壮大产业品牌,整合全县人力物力财力,在基础建设、产业培育、公共配套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走出了一条“优势立县”的特色之路。

  2014年,工布江达县错高乡错高村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和“2014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在谈及此事时,张朝阳倍感欣慰,对该村的发展满是憧憬。错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布次仁激动地说:“张书记很有远见,古村落保护下来了,我们吃旅游饭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新村建设也将开始了,我们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民生稳基——以自己的辛勤付出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作为全区18个区定贫困县的第一个脱贫县,工布江达县制定了三年扶贫工作计划,为贫困户量身打造脱贫的“金钥匙”,不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变“输血”为“造血”,确保全县80%贫困户稳定脱贫,努力创建“全国扶贫先进县”。

  据了解,该县娘蒲乡尼木朗村群众想建砂石场和制砖厂致富,张朝阳得知后,协调从县扶贫基金中投入90万元,村里自筹90万元,开办了制砖厂。45户贫困户以劳力入股,企业一年利润40万左右,10%给贫困户,20%留给集体,70%集体分红,全乡大部分贫困户找到了脱贫路。

  2014年,工布江达县所有收入在2300元以下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下一步我们要拓宽扶贫渠道、延伸扶贫内涵。”张朝阳信心满满地说。

  “情注高原——今天更要坚持和发扬焦裕禄精神”

  张朝阳是福建省第六批援藏干部,在临近撤离的时候,张朝阳选择了再留三年。“兰考县在当时条件那么艰苦,焦裕禄同志从没想过退缩,之所以留在西藏再干三年,就是‘真情、感动、责任’六个字,是这里的干部群众鼓舞着、激励着我,是这项为之奋斗的事业,让我割舍不下。”张朝阳说。

  2013年,福建省第七批援藏干部进藏伊始,张朝阳就提出了感情援藏的理念。一年多来,他几乎走遍全县所有的大山深沟,村村落落,调研走访了全县所有的行政村,慰问群众500多户,经常前往海拔5000米以上的乡村牧场开展工作,失眠、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刻折磨着他,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虽然体质下降了,但毅力更加坚强了;回家少了,但民族感情更加深厚了。他和他的队友更是严守纪律,与群众同甘共苦,用实际行动践行援藏承诺,用工布江达各族群众的话说,他们就是工布江达人。

  “援藏是神圣的使命,是无言的大爱,更是人生砥砺品质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张朝阳这样总结他的援藏路。

  真诚、为民、务实、清廉,这就是张朝阳对“焦裕禄精神”的诠释。这位闽南汉子活跃在雪山圣湖间,把真情洒在雪域高原。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