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勇于在“利他”中担当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肖长伟 时间: 2014-04-09
《焦裕禄》电影拍摄已有20多年了,其情其景仍然感人至深。焦裕禄身上所体现的真善美的光芒照耀着几代人前行的脚步,至今仍是主旋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焦裕禄身上所体现出的是一种为人民敢于担当的精神。焦裕禄赴兰考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间。其时,全国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百业凋蔽,万事待兴。火车站逃荒的人群、大水淹没的庄稼、遮天蔽日的黄沙——都没有吓倒他,他所做的就是带领群众“与老天爷拼一拼”。面对饥饿的人群,他不顾“破坏粮食统购统销”的罪名,挪用专款购高价粮,救济百姓。
面对上级的调查,他挺身而出,独担责任。这就是一种为百姓“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的担当精神。
焦裕禄身上所体现的是一种闪耀着人性光芒的利他精神。这种利他精神不是居高临下“惠而不费,劳而无怨”般的领导艺术,也不是不疼不痒扭捏作态的人文关怀,而是一种同甘共苦发自肺腑的泥泞中的搀扶与危难间的帮助。他认为,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焦裕禄身上体现的是一种人性善良的承载。他对民情的深切体察与同情、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与帮助、对不理解不支持自己的同志的豁达与包容,无不折射出一种人性的善良。而这种善良是基于对兰考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群众深深的爱。
正是焦裕禄的爱民情怀赢得了老百姓的爱戴与拥护。他在兰考县仅仅工作了一年三个月,但他生活的点点滴滴却成为兰考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共同记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