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人大 | 自治区政府 | 自治区政协

用哲学思维把握战斗力标准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时间: 2014-09-27

  马焕磊 

  习近平主席多次号召全军“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这是当前强军目标的核心,是对战争规律的本质把握,是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军事形势作出的重要判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军事理论领域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把实践作为哲学的根本,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提高哲学素养,培养军事主体的哲学思维,是把握战斗力标准内涵的重要途径。

  战斗力标准是军事领域实践活动的评估体系,把握战斗力标准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将战斗力标准置于唯物史观这个大的视野之中。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发展是人追求自身目的的活动,军事领域的活动也涵盖其中,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社会形态和制度向前发展。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国家实力制衡的阶段,军事实力是当今国际交往的背景实力,是必须把握的因素。战斗力标准的提出是当今军事战略理论发展的必然。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把握当前的科技水平发展状况,推进尖端领域技术的发展,认识当前的战争形态、了解军事理论的发展方向,对把握战斗力标准有着重要意义。战斗力标准是对战争的一种评估,充分把握战争本质和战争规律是战斗力标准的基本要求。战斗力标准的确定,就是要确保军队的训练、演习、实战能够符合当今战争的需要。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把握当前战争形态,完成我军军队历史使命,理解和确立战斗力标准是关键。

  在信息综合复杂的军事环境中,要求军事主体必须具备哲学思维能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能动改造世界的发展过程。战斗力标准源于军事实践,同时也改变着军事实践,而军事实践反过来也影响着战斗力标准。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制约着他们的一定环境中,是在既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战斗力标准不能一成不变,它随着军事实践而不断提升。同时,战斗力标准必须是涉及战争全局的评估体系,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综合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抓住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将其纳入世界发展趋势和形势这个大环境下,用辩证唯物主义把握战斗力标准。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不仅是军事领域的较量,还是综合因素、全面力量的投入。用辩证唯物主义审视战争,确定战斗力标准,增强战争指导的科学性。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它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相互能动活动,实践思维方式就是这些活动的哲学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作为实践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战斗力标准是对军事主体战争能力的评估,是军事领域人的实践活动。军事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决定战斗力标准的复杂性。战斗力标准是从战争角度出发并且为了战争胜利而提出的,因此,战斗力标准必须具备实践性。作为军事主体的人,必须用实践思维方式推动战斗力标准不断创新。这种创新不仅包含军事理论、战略的创新,更包括军事技术的创新,也包括军事技术所导致军队内部的组织结构和体制编制、指挥方式、作战方法、军队的行动方式和保障方式的创新。这些创新都是以人为主体的,军事领域活动的实践性决定了必须用实践思维方式把握战斗力标准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是一种革命性、批判性思维,它习惯于用革命性批判性的眼光审视现实世界。战斗力标准是建立在对当前军事领域活动和战争形态反思的基础上的,战斗力标准本身就具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方式。用哲学思维把握战斗力标准,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更是战斗力标准自身的内在要求。只有用哲学思维充分把握战斗力标准内涵,瞄准强军目标,才能不断提升军事实力,实现强军梦,为中国梦保驾护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

备案号: 藏ICP备11000106号-3 藏公网安备540102020000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