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美丽西藏的路径选择
来源: 西藏日报 作者: 唐大山 时间: 2014-10-11
在构建美丽西藏过程中,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或阻力,只要我们矢志不渝地坚定必胜信念,以大无畏的决心和信心向着既定目标奋进,就能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优先建设条件较好的地方。大体说来,西藏东西南北相距较远,地形地貌千差万别,各地所具备的条件也不尽相同。构建美丽西藏,可优先考虑那些条件较好的地方,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位置居中,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建设均已具备,且有浓厚的藏文化和时代气息相交织,对口支援省市对拉萨的援助更助其飞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打造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城市。毫无疑问,从建设魅力拉萨开始带动美丽西藏的建设,既能以点带面地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又能直观地向世人展示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容颜。有了龙头城市的带动,其他具备条件的地市也要因地制宜,打出当地的特色牌。林芝素有“西藏氧吧”之称,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升级,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无论是其瑰丽的山水还是特色浓郁的民族文化,都可成为发展当地经济社会的宝贵资源。具体到日喀则,由于珠穆朗玛峰和扎什伦布寺的影响,再加上拉日铁路建成通车,都会成为发展的新引擎。山南是藏文化的发祥地,阿里的古格王朝遗址,藏东的茶马古道和人气很旺的旅游线路,那曲迷人的羌塘草原,都是美丽西藏的点睛之笔,只有抓住特色,只要抓住机遇,都能建设成点缀在西藏大地上颗颗璀璨的明珠。
抓住特色,向纵深发展。构建美丽西藏,可采用让中心城镇先建设起来,然后再以各个中心城镇为基础向周边地区扩展的策略进行。从长远看,只是某一区域、某一部分建设得好,而偏远地区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西藏仍然谈不上整体的美丽,也不是真正的美丽。在可预见的将来,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备、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和具有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昔日偏远的地方也能天涯若比邻,曾经物质精神都匮乏的人们也能享受到科学发展带来的现代生活。对于极个别确实不适宜居住的地方,可采取集体搬迁的方式,让当地群众搬迁到生存条件相对较好的生态、人文环境中。当然,好事要做好,在搬迁之前既要把新居住地的软硬件设施建好配好,也要做好需搬迁群众的思想工作。这同样是构建美丽西藏的具体内容。
提高公民素质,注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从发展现状分析,西藏虽然有地理自然等方面的劣势,但公民素质尤其是受教育程度偏低仍是构建美丽西藏的瓶颈。构建美丽西藏,需要一批批方方面面的高素质人才,即使在广大农牧区,如果绝大多数农牧民能够接受初等的基础教育,思想就能及时跟进,视野也会日益开阔,更容易接受科学知识,从而也会更好地配合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如果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甚至文盲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根本谈不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美丽西藏也无从说起。由此看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对口支援省市,要把发展教育落到实处,逐步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让他们用知识和智慧改变自己,主动为美丽西藏的建设贡献力量。
切实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政策。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国家为西藏的发展制定了诸多优惠政策,这些均有助于推进美丽西藏的建设。我们在理解、利用党和国家优惠政策时,既要注重改善群众生活等物质消费方面的需求,更要注重着眼物质和精神生产方面的长远规划。就拿党和国家制定的全国支援西藏政策来说,是把大部分资金用于眼前的消费方面,还是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可能过一段时间才能见效的大型工程方面,这既需要考虑民意,更要有对群众未来负责科学而果断的决策,这既需要魄力也需要做好群众工作。只有统筹兼顾可持续,才能更好地构建美丽西藏。
构建美丽西藏是一项长期工程,不仅需要生活在西藏大地上各族儿女的现实努力,也需要下一代甚或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既定目标。只有继续坚持党的西藏工作指导思想和治臧方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同向同力,只有具备只争朝夕的精神,抱着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坚定信心,大踏步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在不久的将来,美丽西藏这幅光彩照人的画卷才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